秋风起,蟹儿肥。又到了吃海鲜河鲜的好季节。左手海鲜右手酒,成为不少人过周末的打开方式。
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享受美味。据浙医在线,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董凤芹主任医师的门诊里,前来就诊的痛风患者明显增多。他们中,不少都是因为胡吃海喝,痛风急性发作了。
据浙医在线报道,近日杭州林先生一口气吃了3个梭子蟹,还喝了点冰啤酒,心满意足地睡觉了。夜里迷糊中被痛醒,“大脚指头关节那里热辣辣的疼,又红又肿,想去上厕所,脚一沾地就钻心地痛,站不起来,到了早上痛得更厉害,只能来看医生了。”
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周云医师指出,海鲜通常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体内分解代谢后会产生较多的尿酸。大量吃海鲜可引起痛风症的急性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全身不适。如果本身已有痛风、肾结石等疾病,吃海鲜还会引起旧疾病的发作与加重。
又有人因为胡吃海喝,痛风急性发作,右脚踝关节红肿得厉害,不得不坐着轮椅来看病。浙江王先生说,“头天晚上和朋友吃夜宵,吃了小龙虾,又外加两三瓶冰啤酒,回家睡一觉就被痛醒了,脚踝都肿成馒头一样了。”
造成痛风的原因有很多,酒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啤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董凤芹介绍,酒中的乙醇在体内可代谢成乳酸,抑制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增加痛风的发作几率。特别是啤酒,由于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嘌呤在人体内氧化会变成尿酸,所以高尿酸患者饮用啤酒很容易诱发痛风。
浙江15岁小男孩阳阳尿酸值逼近800μmol/L,远远超过正常值。家长一脸无奈,“每顿都要吃红烧肉,蔬菜一点都不碰,如果这顿饭没有肉他就不吃,家里老人就变着花样给他烧肉吃,前段时间去体检,一查尿酸这么高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董凤芹说,高尿酸血症有年轻化趋势,除了遗传性免疫性等因素外,饮食不节制占了很大部分。像阳阳不爱运动,又喜欢摄入高嘌呤食物,而尿酸又是嘌呤(细胞的组成部分)转化而来,长此以往,体内尿酸就越来越多了。
云南大学生小余从读中学开始就喜欢上了喝饮料,一直以饮料代替喝水。直到他的膝盖、脚踝开始出现红肿痛症状,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痛风!尿酸值高达980,高出正常人的两倍多。痛风发作下不了床,遇上痛风就只能请假就医。
很多人忽视了含糖饮料对痛风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周毅指出,含糖饮料可显著增加血尿酸,而且后果比烈酒还明显,与啤酒效果相当。就像果糖虽然不含嘌呤,但最终代谢产物却变成了尿酸,成为痛风中的洪水猛兽和隐形杀手。
痛风,是因为人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在关节腔和肾脏部位沉积。痛风常见的发作部位是大脚趾跖趾关节、踝部、足跟、膝、腕和手指关节等。
“痛风就是,发作的时候,风刮过来都会非常痛。”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痛风是一个致残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正规治疗,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关节破坏和残疾,严重的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一部分痛风病人有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血管疾病后病情很复杂。
此外,过去痛风被认为老年人才有,现在呈现年轻化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对6000多个痛风病人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1/10是20~30岁的病人。这些年轻患者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改变,比如缺乏运动的低头族,还有过去粗茶淡饭,现在是大鱼大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主任医师成志峰指出,尿酸值比较高,要少吃七类食物。
1、高果糖食物 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2、调味料 油盐酱醋可以食用,但鸡精、浓缩鸡汁、鱼子酱等调味料的嘌呤含量很高,不建议食用。
3、咖啡和茶 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
4、葡萄酒 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即便红葡萄酒和白酒中没有嘌呤,也会加重痛风。
5、种子类食物 植物的种子,干果等食物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觑。
6、豆类 很多豆类都是高嘌呤食物,比如黄豆、扁豆等干豆类。
7、内脏和鱼类 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虾等都是不适宜给痛风人群食用的。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指出,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预防和治疗,包括
1. 限酒
2.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3. 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4.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
5. 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
6. 控制体重
7.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
8. 规律饮食和作息、
9. 规律运动
10 禁烟。
记住:管住自己,痛风才能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