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超过同期GDP6.3%的增速。目前已有28个省份发布经济半年报,上海、北京、天津、青海、甘肃等12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跑赢了当地GDP。
有人对民生和经济数据缺少感觉,认为GDP数据再大,按照14亿人的分母平均,也被稀释了。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些人同样也不感冒,认为平均数“蛋糕”更像是吃不到的“画饼”。其实,数据上的国富(GDP)和平均的民富(可支配收入),正反映了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这体现了宏观经济和微观民生的辩证法,也体现了经济数据指标和发展质量的辩证法。
当GDP统计越来越科学,国富(GDP)和民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就有了现实意义,并和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同频共振。当人均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民生就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给出了6.3%的成绩单,在全球大国中,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处于关键靠前位置,而且依然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在中国GDP处于高位的情势下,中高速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国富还在稳步增长。当然,在此情势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更是不容易。
值得关注的还有两个指标。一是上半年上海、北京、天津、山东、重庆、陕西、青海等12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超过了当地的GDP增速,其中青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GDP高了3.8个百分点,陕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GDP高了1.6个百分点。这12个省份中,有8个属于中西部地区,这些中西部省份不仅发展速度较快,而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了当地GDP。中西部地区在省富和民富两方面实现了量化并举的增长,意味着中西部地区正在补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逐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二是上半年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等9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5294元这一平均水平。9省份中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均值也是题中之义,但这些地区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尤其在新技术革命启幕的情势下,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是这些地区最紧迫的现实使命,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考验着这些省份的智慧。
再以两大经济强省广东、江苏为例,一个GDP超过10万亿,一个超过9万多亿,但两省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方面,都未跑过两省GDP增速,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排在五、六位,只有人均2万元多一些。而第三大经济强省山东,和粤苏两省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压力较大,任重而道远。
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是个复杂的辩证法,而非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要理解其中深意,既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又要分区域进行分析,还要和自己的过去做对比。不管如何,中国民富、省富和国富都在齐头并进往前冲,先发优势地区在经济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方面会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后发优势地区则会迎来质量并举的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