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其基本架势以“七星步”为基础。其劲力刚脆、横裹、直撞。练功分三部分:第一为基本功,它包括腰、腿、肩功、站桩、拍打功等;第二为套路技术,它包括小组合与套路。其套路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摘要、螳螂九转十八跌、白猿出洞、偷桃、献果、入洞、拆手拍按等;第三是拆练,包括碰桩、踢打沙袋、排练周身十二捶、散打等。
七星螳螂拳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末科武举王永春,该拳创于光绪十八年(1892)。七星螳螂拳重在其意,不在其形,刚柔参就,手法有虚有实,有正有奇。总则为踢、打、摔、拿、点。
他幼年随两位舅父习武,深深被螳螂拳吸引;
他敢说敢做,五十几年潜心练习发扬螳螂拳武术文化;
他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传播七星螳螂拳,编撰40多万字拳谱;
他就是从当代武林高手,七星螳螂拳第九代传承人毕顺生。
【跟随舅父学艺 习武注重传承 】
初见毕顺生,并不会认为这是一名当代武林高手,一身休闲装的毕顺生头发已经有部分变白,眉眼之间略带笑意,但换上黑色对襟练功服之后,功夫大师的形象便清晰起来,眉宇间中华武人的锋芒显露无疑。
毕顺生今年58岁,6岁便跟自己的两个舅舅七星螳螂拳传人陈国柱先生、陈若平先生习武。
“当时两位舅舅在自己家练拳,我没事就去玩,跟着他比划两下,一开始觉得没意思,后来玩着玩着就喜欢上了这种拳法。”毕顺生说:“这一练就是四十几年,从没放下过。”
“七星螳螂拳的一招一式都是有来历,有故事的。”毕顺生说这是他从舅舅那学到的,也一直是他练拳时所强调的。毕顺生认为,学武术一定要了解其背后的渊源故事,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掌握拳法。
毕顺生还举例,比如一招简单的“闭手”,最初只是掏暗器时的一个动作,后来逐渐演化成招式。像这些拳法渊源,毕顺生早就已经能倒背如流。
“四路奔打小翻车,插捶柔灵十八索,拦截崩步梅花路,黑虎交叉锉钢础,双插花,左右打,摘要精髓先辈挖……”在传承招式的基础上毕顺生还把复杂的拳法变成了顺口溜,更加通俗易懂。
【淡泊名利 潜心发扬拳法】
“只要是和商业炒作沾边的事儿我都不去。”毕顺生表示,近几年,有很多人邀请他去参加活动,也收到过武林大会的邀请函,还有找他拍电影广告的,他都拒绝了。“那都是虚的,只会让武术变了味儿。”毕顺生说。
毕顺生的武术比赛裁判员证书
现在,除了练习拳法,毕顺生还潜心整理螳螂拳的“家谱”和拳谱,他要把螳螂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都列出来让后人知晓。同时,他也亲自用图画配文字的方式一笔一笔的记下螳螂拳的一招一式,做成“武林秘籍”,不让螳螂拳失传。“早年间的拳法基本都是口耳相传,说错一个字,整个拳法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我现在必须做到准确。”
七星螳螂拳22套已编著成册,具备出书标准。(照片为书中截图)
2003年由毕顺生牵头、陈若萍先生的长子陈永胜、外甥毕顺兴共同将两位舅父编写的七星螳螂拳22套拳手写稿,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打字、拍照、划线、整理修改成册,整套书一共有40多万字、1951张照片,并已经具备出书标准。
“其实,我只想为螳螂拳的发展做点实事儿。”这是毕顺生的心声。
8月9日19:00-20:30
侯家庄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李沧区宜川路37号)
“梦寻国学 星耀李沧”——李沧区首届国学大赛文艺展演
第二场即将醉美来袭!
毕顺生邀您一起
聆听经典
本次活动由李沧区委宣传部、李沧区文明办主办;李沧区文化馆、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承办。爱青岛将进行全程录制,敬请期待!
本次活动由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独家冠名,并提供价值过百元的视力检查体验券和配镜9折券等精美大礼等你来!
【相关链接】
本次活动由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独家冠名。青岛眼科医院成立于1991年1月,是经省卫生健康委批准成立的公立三甲眼科医院,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担任。
医院拥有四大国家级平台,分别是国家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国内最权威的《全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青岛眼科医院多年位列全国前十位、山东榜首,并于“十二五”期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6年青岛眼科医院实施“一分院一门诊五视光”的“走出去”发展战略,位于大崂路1118号的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建设是重中之重,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建设,北部院区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每年完成各类手术7000余台,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填补了周边区域在一些专业领域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