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入伏”“桑拿”上线,“蒸煮”或“烧烤”模式开启,这笔钱别忘了领!

2019-07-11 09:48 来源:半岛+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7月12日将迎来今年“三伏”中“初伏”的第一天,这意味着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将逐渐成为天气“主角”,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或“烧烤模式”。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时10天,有时20天,这由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来决定,4个庚日就是10天,5个庚日则是20天。

  “今年‘三伏’共计40天,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交‘末伏’,8月21日‘出伏’。”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入伏”前这一段时间,我国华北、黄淮一带持续的高温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上蒸下煮”的滋味。

  针对“入伏”后即将出现的“桑拿”天气,赵之珩提醒公众,要注意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中暑,如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及时补水等。

  而对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在采取发放高温津贴、免费提供绿豆汤等现有措施的基础上,还要开动脑筋,多施“清凉之策”,采取更多防暑降温措施,为那些依然奋战在户外的外卖小哥、快递小伙、清洁工、室外建筑工等职业群体,送上一抹夏日清凉,让他们少受炙烤之苦。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

  随着三伏临近,这也意味着“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也来到了。在“冬病夏治”的多种治疗方法中,其中“三伏贴”疗法便颇受群众的追捧。

  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

  2.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患者: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

  3.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体虚鼻炎发作;

  4.消化道疾病患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虚寒型者);

  5.妇科疾病患者:女性经期腰腹寒冷、痛经、月经不调;

  6.亚健康居民:身体阴阳平衡被打破,但还没有实质性病变,这个时候调节平衡,比较省力,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贴敷时间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

  40℃以上,应停止工作

  6月起,山东将为职工发放高温津贴。从事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高温补贴为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山东这一高温补贴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费用。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可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

  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山东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加点。

  除了高温补贴,还有啥福利?

  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和含盐饮料;提供的清凉饮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温费。

  2、用人单位应当保证高温天气期间的生产环境安全,向劳动者提供必需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劳动保护设施的维护和用品的管理工作。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数量和高温天气作业情况,设立中暑紧急救助场所或者配备中暑救助人员。

  三伏天要注意防寒

  一般来说,三伏天防暑最重要,但随着空调、冰箱的普及和大众生活习惯的改变,三伏天防寒也要重视……

  三伏天何来寒邪?

  一、空调温度过低

  室外35度左右,室内25度或更低,人在室外毛孔开张,进入室内突然温度下降十度或以上,此时最易使寒凉之气由肌肤侵入人体;

  二、过食冰冷食品

  如:冰饮(冰冻啤酒、冰冻饮料等),冰食(刨冰、冰糕等),寒凉性瓜果(西瓜、梨等)等等,这些适当食用可以解暑,但过食则寒凉由脾胃侵入人体;

  三、夜晚贪凉

  人睡眠时阳气入里而卫阳偏虚,夜半到晨又气温相对偏凉,此时最易感受寒凉,如果睡时风扇、空调直接吹或睡室外不盖衣被,是必然要感受寒邪的。

  以上三条原因都会使人在三伏天感受寒邪,临床上夏季常见病如:夜过食西瓜或过饮冰啤酒而腹痛、厌食、腹泻;因贪凉而头沉、头重、腹胀、呕吐、腹泻;西医说的空调病的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

  三伏天最怕什么?

  颈椎怕吹

  伏天的酷暑难耐,很多人都喜欢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

  喝水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眼睛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晨练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肠胃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家里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