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岛日晒强度和气温明显升高,部分内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
有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
夏季是猝死发生的高危时期,在中国,每1000人里就有4人会存在猝死的风险,猝死的平均年龄也已经从44岁下降到了37.9岁。
在这“要命”的季节,心脏有三怕,一怕高温、二怕缺水、三怕潮湿。
夏季的青岛,要格外注意这些事!
1.避高温,勿急降温
天气炎热时,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大脑、心脏等器官的血流量锐减,易引起缺血。
此时,如果过快的急速降温,也会给心脏带来负担。养生堂专家也多次提醒夏季切勿贪凉:冷饮、冷水澡、空调、凉席,夏季降温要适度。
28℃是中老年人合适的温度,温度变化大容易引发严重心脏疾病。
2.多喝水,防血栓。
夏季排汗很多,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出现凝血,造成血管栓塞,诱发意外。
专家建议: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这四个时段一定要喝水。
【睡觉前喝】人体的血液粘稠度也存在生物钟,一般是从午夜到第二天10点这段时间最高,晚上睡前补充水份可以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
【起夜后喝】夜间血流减慢,容易栓阻;这两口水相当于救命的药、保护心脏和血管的药;起到润滑剂喝稀释的作用。
【早起后喝】人一晚上通过呼吸、皮肤和尿液要流失大约450毫升的水,这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所以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及时补充水分很有必要。
【午睡后喝】午睡后不要急于运动和吃水果,一定要喝点水,防止头晕缺氧。
3.运动适量,别勉强
到了露腿露腰的季节,不少人选择运动减肥,但青岛天气相对湿度较高,这时候运动可要适量。
潮湿闷热的低压天气,空气中的湿度会增加,水分会增加,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人体代偿反应会加快呼吸频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
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赶紧停下来,必要时找周围人寻求帮助或直接就医。
猝死前的2个信号
猝死让人措手不及,但是专家给我们分析了视频后,给出了2个“救命信号”:
1、搓手
当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时,四肢会因为循环不好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可能会下意识地搓手、捂手。
2、捂胸
心肌梗死之前,会出现胸闷、胸痛的现象,可能会下意识地抚摸、捂住胸口。
生死时速,自救有3招
如果突然面临猝死可能,我们该做出哪些急救措施呢?
1、大力咳嗽
咳嗽会让胸腔压力会增加,就会给心脏一个挤压,帮助它收缩。出现头晕、浑身冒冷汗,咳嗽可以缓解,这种咳嗽不是用嗓子发出声音,一定要用胸腔振动挤压心脏,同时来激活交感神经。
2、捶胸
心尖在乳头偏内0.5到1厘米的位置,一般握拳用小鱼际一侧捶,不时给一个猛烈的打击,把捶的力量传递到心脏上去,一般不会有很大的疼痛感,捶一次,患者无反应再捶下一次,三次捶胸无效,立刻进行胸肺按压。
3、掐自己
清醒就可以维持血压,维持基本的心跳,掐自己是为了保持清醒,任何的疼痛刺激都可以,注意掌握力度。
【爱青岛综合整理报道,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健康饮水、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