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出一篇文章“Report: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 (世界各国公民诚信度调查)。
论文中进行了各国关于公民诚信度的测试,具体来说,就是测试给城市的警察局、旅馆等公共服务机构上交带有个人信息和不定量金额的钱包,统计工作人员与失主联系的概率,以此为指标衡量“civic honesty”(公民的诚信程度)。
然而,在参与测试的40个国家之中,中国排名倒数第一位。
为此,“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制作了一期实验视频,希望用实际行动打破这个“国际谣言”。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以下五位:
【1】来自美国的 @星悦小美女PKU
“这个数据让我们非常震惊,因为通过我们在各国的经历,虽然我们有着各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可是完全没有感受到中国如此‘不诚信’的现象。”
【2】西班牙的中文博士 @西班牙小哥儿德明
“实验结果和我们的经验明显不符,仔细研究了实验以后,我们认为是实验设计的不严谨导致出现了不准确的结论。”
【3】来自阿根廷的 @夏波波Brian
“在论文设计之中,实验人员将装有姓名和邮箱的个人信息卡片放入钱包之中,然后交给各个地点的工作人员。但根据我们的经验,邮箱完全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方式。”
【4】澳大利亚小哥 @贝乐泰
“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想,我们决定一起进行几组测试,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现实情况。”
【5】来自中国的 @呦这不是CC嘛
“各位好,今天我们准备第一次开始怼人了!”
实验方法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为了尽可能还原重复论文中的方式。实验人员将带有联系方式(中国人姓名、手机号、微信、邮箱)和与实验相同的定量钱数放在30多个钱包之中。
(名片信息示意如上图所示)
为了控制变量,上交到北京不同档次的旅馆、剧场、电影院的前台,跟他们说“有人遗失了钱包,希望工作人员可以联络归还”,最后统计联络概率,以及联络方式的区别。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送钱包。
第二步,等电话。
第三步,送下一个钱包。
几位外国朋友普通话都说得很溜,但为了实验效果,他们在工作人员面前全部装作不会说中文。
从下午1点开始到晚上7点左右。“研究小组”终于完成了今天的捡钱包实验,接下来就是实验结果了。
实验结论
实验人员在加入了微信和电话号码之后,发现联络的概率显著提升。
数据1:总计归还率73.5%,远高于论文中的8%-22%。
数据2:用电话号码联系的占83.3%,用微信联系的占16.7%,无人使用邮箱联系。
这些数据证明了两个结论:
其一:中国服务人员还钱包的可能性并没有Science论文所调查的那么极端;
其二:中国人大多倾向于采用电话,而不是邮件方式联络。
这就是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中国,虽然邮箱也有不差的普及率,但基本都是工作和特定需求使用。作为联络陌生人的手段,并不是大家广为接受的习惯。
由于原测试方案没有考虑国家和地区的特性,在欧美这种邮件文化发达的国家和中国这种邮件普及但不活跃,电话号码是联络的主要手段的国家采用相同的调查方式,导致了Science论文结论的不准确性。
对于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尊重是全球调查应该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就像参与实验的美国女生星悦所说的:我们身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希望类似的调查能够更加严谨,更多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给出更加公正合理的结论。而不是用某种思维惯性轻易地判断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
其他问题
原论文除了邮件联络倾向性这个明显漏洞外,其实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没有被考虑进来。
1)文化特质上,在中国这种比较谨慎的文化中,很多人更喜欢把钱包留在前台或上交给警察,而不是直接沟通。
2)生活背景上,邮件在中国的普及,其实主要是针对工作事务,很多酒店人员没有私人邮箱,而且有的酒店还规定不能通过工作邮箱联系。
3)发展层次上,中国是全球移动支付普及的领先国家,钱包的重要价值已经很大程度上为手机支付所替代,而国外通行的信用卡和现金支付制度使钱包重要性极大。
所以,原测试无法准确考察各国的诚信度,最多可以考察各国在面对陌生人时邮箱使用频率的高低。
对于这个实验和视频,很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用一个视频中亲切的表情作为结尾吧!
来源:歪研会,综合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