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2010年开建至今已近十年。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此看到,偌大的集中区内,稀稀拉拉建了部分厂房,大面积闲置土地上杂草丛生。
集中区的被征地农民李得华告诉记者,以为政府开发了个“盼头大”的项目,能像当初征地时承诺的那样,以后在家门口就有饭吃了。可十年过去了,地没了,家门口的厂房没建起来,就业也没着落。
位于芜湖市鸠江区的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情况类似。站在该区产业孵化园的四层楼上,目之所及是大片荒草地和水塘。
隔江相望的一南一北两个产业集中区,原本是为高规格承接产业转移而设立,选址于粮仓沃野,匆匆上马,最终运转维艰,土地厂房闲置,部分项目烂尾,深陷生存困境。
国家示范先锋缘何沦为大面积土地闲置、负债百亿的“烂摊子”?
粮仓上圈地搞工业
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两个集中区均选址于长江岸边。江南集中区所在地是长江冲积平原,有“江南粮仓”之称,当时规划面积近30万亩,建设之初一次性预征了5万亩土地。“已经用了2.4万亩地,但用的里面有不少地还空着。”据介绍,江南集中区的土地是先征后批,按照原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的意见,是不能预征土地的,“但已经从农民手里把地拿来了,不能还回去也不能荒着,一部分地只好让农民继续耕种着。”
记者看到,在已用土地上建了一排排厂房,但大量厂房空无一人。上述负责人说,现在集中区获批的建设用地约6000亩,商务用地约3000亩,“还有上万亩土地空着。”
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该区从老百姓手里征收了3.3万多亩地,征而未批的占到一半左右。有用地指标时就用,没有指标时老百姓就先种着。“两个集中区所在地原是大片良田,种一季水稻一亩能收千余斤。”集中区的被征地农民说,十年下来,上万亩良田荒废的粮食损失就达上亿斤。
记者了解到,当初,设立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定位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锋”,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旨在打造示范中的“示范”。可是,在两个集中区,记者并没有见到示范产业,多是一些“小、散、杂”的企业,还不乏烂尾项目。
在江南产业集中区科技孵化园,一家从事调味品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说,“这几年企业走马灯式地变换。隔壁有家电动车企业,搞得不行就放那儿不干了。”
江北集中区注册企业近600家,其中工业企业23家,规上企业8家。记者走访发现,正常生产且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三四家,这也是集中区一直对外宣传的几家“盆景”企业。一位干部说,一些注册企业实际是开票企业,实体在外,为了享受税收减免在此注册,“这些企业像候鸟一样,享受完政策就走人。”
“当初集中区并没有想清楚发展什么产业,就着急上马先把厂房盖起来;后期这里来个铝材厂,那里来个纺织厂,产业发展分散、杂乱。”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企业小散乱,去年江南集中区工业企业税收仅5000多万元,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贡献的。
一位集中区干部透露,这些年,集中区产业难兴,项目烂尾现象却不鲜见。在江北集中区,一家名为中甘国贸中心的项目,标牌破败,人去楼空。工作人员说,这是该区一个资不抵债的烂尾项目,目前像这样拿了地做不下去的项目有十几个。
安徽省委巡视组一位曾参与集中区巡视的干部说,产业集中区选址在一片农田上,周边缺乏产业基础和配套,其中江南集中区所在的池州市是皖南生态旅游区,工业基础薄弱,在这样的地方突击搞工业化先天不足。
负债超百亿陷生存泥沼
“我们集中区从征地拆迁到基础设施建设,投下去120亿元,形成了巨额债务。”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这几年逐步消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还有46亿元债务。
江南集中区债务更多。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债务80多亿元,其中政府债务51亿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1.7亿元,这三年是集中区最困难的时期。
前几年税收优惠加上缺乏产业,集中区收入有限,债务偿还主要靠中央财政补贴,如今财政补贴即将到期。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某负责人说,前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一年补贴5亿元,2016年起减至3亿元,随后每年退坡6000万元,今年是1.2亿元,还不够支付债务利息。“目前的税收还不足以养活自己,另外还要付工程款,资金压力巨大。”
面对集中区的债务负担,池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是吃饭财政、转移支付财政,2018年收入仅107亿元,支出已达154亿元,无力负担集中区的债务。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当初上级把集中区作为高配的正厅级直管区,轰轰烈烈推进建设,但一年后改成“省市共建、以市为主”,降格为副厅级单位,大量建设任务交给地方,地方“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集中区一位干部说,原本集中区的税费省级留存部分是留给区的,但这个政策从2016年就收回了,“集中区选址在一片农地上,我们用5年时间才把基础设施建好,企业开始落户,正要用政策时撤火了,等于空头优惠,这一项每年就是1.5亿元左右。”
巨额债务重压之下,一些需要资金等配套的大企业“难引进”。“我们只能招一些中低端产业,这限制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某负责人说,上海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备投资30亿元,需要集中区占股投入5亿元配套资金,无奈拿不出来,后来企业落户江苏了。
决策变化快 基层难落实
本刊记者了解到,安徽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当地积极争取并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后选址池州、芜湖两地成立了省级直管的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示范先行。
多位干部直言,集中区从选址开始,就多有争议,“投几十亿元把粮仓征掉了,后来省级直管模式负担不了,只好‘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把负担甩给地方。”
事前缺规划,负债而建。集中区一位干部说,集中区设立6年后,总体规划才获批复。此前集中区发展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只是先把标准化厂房建起来。
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当初的口号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江北集中区没有城市依托,过了5年道路才建好,企业陆续投产,想要五年大发展,脱离了实际。
事中无考虑,产业布局“随意”。多位集中区干部说,集中区定位省级直管时,大家都期望上级会宏观布局和引导产业,但实际并没有。2012年,两个集中区行政管理体制从省级直管调整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后,无产业基础、配套优势的集中区产业发展更难定位,最后只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事后无补救,老百姓失望。集中区多位失地农民说,当初政府承诺集中区会引进很多工厂、会有家门口就业,但现在正常生产的企业没多少,一些失地农民找不到工作。
受访基层干部表示,两个集中区发展受困,还在于决策变化太快,让基层无所适从。原本集中区为省级直管,不少企业是冲着这个金字招牌来的,没想到一年多后改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企业觉得政策稳定性差,有的干脆就不投资了。
管理体制的变动还造成集中区政策含金量缩水。集中区一位干部说,省级直管时,集中区用地计划单列,每年有5000亩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体制调整后,用地指标由集中区和市里统筹,指标锐减到每年1000亩或2000亩。
配套政策缺乏也让集中区“心有余而力不足”。集中区干部反映,作为派驻单位他们没有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想建学校和医院等产业配套都难。
协同施策助力脱困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十年时间,从国家示范“先锋”沦为负债百亿的“烂摊子”,两个集中区的教训深刻。
曾经巡视过集中区的安徽省委巡视组一位干部认为,两个集中区从政策高地到发展洼地,违背经济规律、在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超出承受能力发展集中区,脱离了实际。
基层呼吁,面对集中区过大的摊子和沉重的包袱,省市应发扬担当精神,协同起来,精准施策,助力脱困。
多位集中区干部建议,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出台,这给承接产业转移使命的集中区以重生的契机。在自身努力对接的同时,盼望加大上级协调和支持力度,从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层面制定产业目录,布局有发展前景、国家扶持、体现差异化的产业。
还应强化园区整合,避免同质化竞争、浪费有限行政资源。以池州市为例,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经开区、池州高新区都集中在城市东面,可探索三区联动,促进园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基层干部建议,保持各项政策相对稳定。目前两个集中区都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也都有着难得的新发展机遇,可适当延长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