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人乘地铁仅1人用云闪付!时间名额等优惠限制太多

2019-06-14 09:28 来源:半岛都市报

  乘地铁买票时,很少有人使用银联云闪付。

  “62”节刚过,“618”大促又即将来临,近些年,互联网“巨头们”争相造节,不惜烧钱抢流量,但老百姓会买账吗?日前,记者深入青岛市场,调查了中国银联云闪付在青岛的使用情况。2017年底开始推向市场的“云闪付”APP,在青岛的使用率远不及支付宝、微信。“云闪付”APP里的诸多优惠,因为时间、名额等限制太多,享受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时间名额等优惠限制太多

  6月12日下午2:00左右,记者打开银联云闪付手机APP发现,在本地优惠的名目下,有不少大型商超、便利店、品牌连锁店等优惠信息,但从这些优惠的使用量来看,多数都显示“剩余名额100%”。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优惠都有时间限制,比如周六才能用。

  以家乐福的优惠为例,其显示“周六二重惠新用户”,在用户须知当中,近千字的规定,让人看了头大。里面规定了诸多“限制”,必须是新用户在周六前往指定的门店,使用云闪付APP二维码消费,才能享受5折优惠,单笔最高享受20元,这种优惠在指定门店中只能享受1次,而且一天全国仅有2000个名额等。第二重优惠是绑定“62”开头银联卡,可享受5元银联红包优惠,但也有诸多限制,比如绑定的银行卡不同优惠名额数量不同等。

  近千字的用户规则让人很难看明白,“不管规定怎样,听到优惠就去参加吧。”青岛市民王先生就怀着这样的想法。前些日子他听说家乐福有云闪付的优惠立减活动,早早就去排队购物了,买了一大堆东西,结账时却被收银员告知:“优惠名额已满,全国总共2000个名额,青岛能抢上几个还不一定,早抢没了。”王先生傻眼了,这种优惠要靠抢,而且很难抢到,“太坑爹了,为了这点优惠耽误了一上午,以后再也不用了。”王先生有点愤愤然。

  云闪付中的一些优惠,还要求指定银行的信用卡或者银行卡等前提,诸多条条框框让很多使用者觉得“享受点优惠太难了”,与微信或者支付宝优惠金额直接入账还可作为之后的消费抵扣相比,云闪付优惠金额的奖励和使用都不够简单明了。

  120人乘地铁仅1人用云闪付

  云闪付在线下使用率如何呢?近日,记者在青岛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进行调查,发现在公交车上,绝大多数乘客都是选择刷琴岛通卡,仅有少数乘客使用二维码付费;在地铁站点,刷卡过闸机的乘客依然是主流,但购票或扫二维码过闸机的乘客数量同样较多,这一比例在旅游景区站点或者交通枢纽站点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地铁三号线青岛站,大多数带着行李的乘客都选择购票过闸。

  对于购票过闸的乘客,记者也进行了调查,在清江路地铁站,中午时段近半小时的时间里,有120余名乘客选择自助购票,其中选择二维码支付的占到117人,而扫码支付的选项仅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选择云闪付进行“晃一晃”的乘客数量较少,仅遇到一名市民通过云闪付进行购票。“平时都是刷交通卡,今天换包忘了带,之前用过云闪付购物折扣,所以习惯性想试试能不能用云闪付买票。”乘客邵女士说。

  “我用青岛地铁APP是绑定的银联支付通道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在2018年,他曾用青岛地铁APP银联付费通道参与过1分钱坐地铁活动,下载了青岛地铁APP并绑定了银联支付通道,“之后也习惯了,就没改过。”李先生说。

  超市市场难遇云闪付

  6月12日下午5:20左右,在市北家乐福,记者调查发现,30分钟时间里,两个收银台服务顾客42名,其中12名顾客通过购物卡或银行卡付费,8名顾客通过现金付费,22名顾客通过扫码付费,扫码的顾客全部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进行付费。在超市近年新增设的自助缴费通道,记者发现自助付费台只分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付费台,虽设有pos机等设备,但记者观察期间,所有顾客都跟随提示选择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方式扫码付费。

  在青岛市区内的几家市场内,记者也发现,大多数摊位商户都没有设置云闪付收费的标识,基本只有微信支付,连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都较少。在杭州路附近一家市场,记者咨询负责人李女士了解到,市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中老年市民,他们都保留了现金消费的习惯,所以还需要兑换零钱以备找零,而近几年,大多数中年消费者都使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也极大带动了微信支付的使用频次,支付宝则较少,“有时候微信群发个红包,得了些零钱,正好买菜时候用了,而且还不用找零。”消费者徐女士说。

  同时,记者也调查了部分消费品门店,包括售卖衣服、小商品或者电子产品等门头店,在调查的20家门店中都设置了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二维码,还有两家店设置了中银来聚财二维码,未见到云闪付支付标志。大多数店主也表示基本不使用云闪付,一家成衣店的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为了营销服装,平时经常通过微信群发布新货上架的消息,或者与客户聊天、发红包,所以大多数顾客也都采用微信支付付款,极少有用云闪付付款的情况。

  说法 消费场景和习惯还未养成

  作为国内支付领域后半场的“入局者”,银联闪付通过“烧钱”的方式,能够占据高地吗?对此,记者采访了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旻,他认为,烧钱开拓市场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但是第三方支付是一个长期养成的使用习惯,靠短期推广可能达不到最终目的。

  李旻表示,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得到公众的认可是因为其为用户带来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宝还存在其自有平台为第三方支付的使用进行支撑,目前看来云闪付相比还缺乏优势,三足鼎立短期内还不大可能。

  对于银联云闪付在青岛市场反应冷淡的情况,6月13日,中国银联青岛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复称,2017年12月12日刚发布云闪付,目前不到两年,还在市场拓展阶段。目前云闪付在青岛的下载注册绑银行卡用户量是150万,全国已经突破了1.6亿。但是对于日活量,对方表示不太清楚。

  关于云闪付与支付宝的差距,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也曾表示,主要差距在于消费场景和使用习惯。首先,云闪付APP的商户覆盖面远远小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目前仅在大型商超里落地较好,即便落地,但在收银台层面执行较差,客户想用云闪付APP或者在使用“云闪付”APP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没有支付宝、微信支付那么顺畅。其次,在用户层面,由于“云闪付”APP本身并无账户余额,因此只有当有优惠时才想起“薅羊毛”,优惠结束则束之高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使用频率差异较为明显。最后,定位为“银行业统一APP”的“云闪付”,在实际运营中基本上还是靠银联自己。银行推广的重心和KPI仍是自家APP,所以在推广资源上对云闪付没有太多助益,主要宣传资源仍来自于银联。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