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一大批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所谓功由才成,业由才广,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大学毕业生是涌动的新鲜血液,更是城市活力的展示。面对各个城市相继出台的人才新政的“诱惑”,毕业生该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安放身体和灵魂”?日前,记者走进青岛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择业选择什么样的城市?薪酬仍居首位
“我的工作已经定下了,去厦门银行做法务工作。”今年毕业的郑志超是山东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他曾因在崂山北九水风景区英勇救人受到大家点赞。毕业后,厦门成为他选择发展的城市。郑志超告诉记者,厦门的薪资水平和政策服务对他很有吸引力。
据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考虑因素中,薪酬仍居首位,影响着很多人选择留下或离开。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届毕业生董胜泉毕业后曾在青岛一家纸媒杂志社工作,去年他考上了烟台的公务员,“烟台离我家比较近,相对收入而言,青岛的房价等生活成本较高。”董胜泉说,对高校毕业生来说,留得下、留得住、发展好,更多的还是看城市的薪资水平和各项服务。
为留住毕业生,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成都大力推进安居计划,来成都工作的大学生没地方住,可以在本地免费居住7天,号称“安居计划”;西安市为了争夺人才更是煞费苦心,只需凭借身份证和学位证就可以直接在手机APP上办理相关手续,落户西安只需半个小时等等。
在这样的人才抢夺大战中,毕业生的流向出现了新趋势: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中,毕业生留青就业在签约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齐鲁人才网此前发布的《2018山东秋季人才流动报告》通过对山东人才流向地区做出数据分析:江苏成为第一流向地区,占比19.1%;浙江对山东毕业生吸引力也较强,占比为18.3%;北上广占比分别为10.8%、7.8%和8.7%,这或许都在印证着人才大战让过去几年的山东人才有“流出”的趋势。
四成毕业生选择留在青岛,青岛现代时尚气质受捧
来自市人社局的一组数字显示,2018年在青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8118人,留青43179人,留青率为40%左右。根据京东大数据去年的相关分析,从全国层面看,约有36%的毕业生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青岛的比例高于全国,而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则超过45%。
山东科技大学的张舒是菏泽人,父母支持她毕业后留在青岛工作。“我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留在青岛,看中的是这座城市拥有的发展平台。”张舒找工作时发现,青岛企业对口自己专业的就业岗位很多,而且比家乡招聘岗位给出的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要好得多。
“班上共有44名同学,都是青岛籍,除去考研的,剩下大约30名同学都留在了本地工作。”青岛大学心理学专业2018届毕业生李玺目前在青岛某教育杂志社供职,她认为,相比山东其他地区来说,青岛的经济发展状况毋庸置疑属第一,机会更多一些;同时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比,青岛的生活成本又没有那么高,而且家在青岛是他们选择留在家乡的主要原因。和李玺的情况不同,就读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庄儒学是地道的甘肃小伙,今年毕业的他被青岛企业——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看中。“选择留在青岛,是因为青岛城市的美丽、宜居,青岛适合自己的岗位多,有发展空间。”“青岛是北方的大城市,在我们年轻人看来,青岛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尤其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青岛更加美丽时尚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9届毕业生孙明才是烟台人,目前已经签约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离家近”“时尚、现代”是不少选择留在青岛的毕业生都会提到的理由,但对于“95后”毕业生而言,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城市的服务水平也是必须考量的要素。
毕业生青睐青岛大企业,青岛品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统计,山科大2019届在青岛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3.18%。海尔、海信、澳柯玛、利群、青岛地铁、青岛港等知名企业均是学校招聘大客户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王震介绍,今年山科大与市人才市场、西海岸新区招才中心、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等联合组织招聘会,让更多本地好工作对接高校毕业生。“我们的一些专业,整个班级的学生早早就被企业预定了,材料学院、机电学院、信息系等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王震说。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调研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留青毕业生人数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60%以上。与此同时,学校连续五年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市在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城市中排第一位,有近50%的毕业生选择青岛为最理想的就业城市。”青岛大学学生就业中心主任朱青文分析说,除了学校青岛籍毕业生居多的原因外,去年青岛大学确定了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的办学定位,围绕青岛发展战略需求将学校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青岛大学的专业结构与青岛市产业发展结构匹配度较高,特别是医学类、师范类、纺织类等传统优势专业,一直以来为青岛的相关产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朱青文说。
“市人社局在中石大成立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站,工作站在每年的就业招聘、政策宣传、手续办理、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两场大型供需见面洽谈会,每场参会企业在600家左右。”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业指导部主任王晓琼看来,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后,青岛的城市品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同时青岛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起“15场攻势”以及“学深圳、赶深圳”等一系列发展的大手笔,让毕业生对青岛的发展前景更加期待。
关注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为毕业生搭建发展平台
“青理工就业工作一年四季不断线,全年全阶段常态推进。‘相约周三’招聘小专场每周三下午举办,参与的企业多为行业标杆,民营企业占了很大比重。”青岛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志强认为,为促进毕业生留在青岛、融入青岛,应加强在青省属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引进力度,将政策优惠“前置”到在校学生。在服务保障方面,可适度放宽落户政策,如宁波、西安等地引进本科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本科及以上家属可随迁,而青岛市先落户后就业政策还未完全落实。为降低毕业生留青成本,政府可参考成都做法,提供人才公寓“先租后买”等优惠。
“民营企业现在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但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想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只有6%左右。这除了传统观念影响之外,与毕业生对民营企业不了解也有很大的关系。”朱青文建议政府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宣传力度,搭建平台,让民营企业与学生有更多接触和交流,让更多学生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
“其次,‘95后’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如慢就业、不就业、频繁跳槽等,这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也是留青工作的难点。”朱青文说,毕业生就业需要规划、指导,高校在此项工作中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投入,应加大对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培养,加强对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建立青岛市的专家团队和交流平台。朱青文认为,“95后”毕业生关注的不仅是薪酬,还有发展平台,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等成长型企业,增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