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再夺“文华大奖”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落幕 青岛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赢回最高荣誉
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2日晚在上海落下帷幕,第十六届文华奖揭晓。山东选送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夺得文华大奖,这也是继舞剧《红高粱》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大奖后,青岛出品的舞台文艺创作第二次获此殊荣。
▲第十六届文华奖颁奖现场,大屏幕亮出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剧照。
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歌剧取材于现实生活,聚焦精准扶贫时代题材,讲述了一位农科院的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当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对故乡充满感情的马向阳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家乡,一心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用一颗赤诚的心巧妙地化解了重重矛盾,带着大槐树村的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该剧制作人、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张乐群表示,“青岛市歌舞剧院在短短六年中,舞剧和歌剧齐头并进,都拥有了文华大奖,对于一个市级院团来说,在全国都是极其鲜见的。”
《马向阳下乡记》集结了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团长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戏剧导演、剧作家代路,著名编剧廉海平担任编剧,著名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臧云飞作曲。集合青岛市歌舞剧院精英演员,倾力打造一台“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自1987年创办以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十二届艺术节的举办恰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第一次举办中国艺术节。
据悉,从5月15日至5月31日,全国51台优秀剧目在上海的19个剧场演出102场,包括戏曲、话剧、儿童剧、曲艺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交响音乐会、民族音乐会、杂技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艺术节期间,38台入选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参评剧目,经过评委团评审,最终评选出10部“文华大奖”剧目。
昨天的闭幕式上揭晓了本届文华大奖10部优秀剧目,分别为:话剧《谷文昌》、话剧《柳青》、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豫剧《重渡沟》、苏剧《国鼎魂》、河北梆子《李保国》、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天路》、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
三年极致打磨 一朝问鼎“文华”
“马向阳”赢了!
●原创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爆红沪上
●暌违六年青岛重回舞台艺术创作巅峰
上海大剧院的“大剧场”很华丽,美不过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大槐树村;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很大,大不过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创演团队精益求精、势在必得的决心。
▲《马向阳下乡记》主演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
6月2日晚,在上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六届文华奖颁奖现场,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马向阳带领青岛,荣耀登顶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政府最高“段位”——文华大奖,此时距离上一次青岛原创舞剧《红高粱》的问鼎已过去六年。
对于出品方青岛演艺集团,创排方市歌舞剧院以及全程参与其中的专家团队而言,历时三年的反复打磨堪称不遗余力的极致体验,一路高歌猛进之下可谓势在必得。在颁奖礼现场,两度亲历、见证“文华”夺奖的人们抚今追昔,禁不住欢呼雀跃、泪眼婆娑。“剧组拼搏了两年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确实特别激动,特别兴奋!”作为该剧制作人,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张乐群代表《马向阳下乡记》登台领奖,手捧奖牌的他直言“梦想成真!”他表示,是强大的主创团队成就了这部戏的完美呈现。
抵达民族歌剧成功的最高标准——老百姓喜欢
第十二届中国文华大奖颁奖现场,来自全国的38台精品舞台艺术创作,其中包括《在希望的田野上》《英·雄》《松毛岭之恋》以及《马向阳下乡记》等四部歌剧共同参与角逐,最终,“马向阳”毫无争议,获得评审组一致力顶,作为参评的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喜歌剧,折桂“文华大奖”。这一刻,也标志着青岛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暌违6年后,重回巅峰时刻。
▲喜捧大奖 主创人员合影留念。
5月28日、29日,《马向阳下乡记》创演团队集结上海滩,两场参评“决战”现场表现堪称完美。其中首场演出,艺术节组委会在线直播,“马向阳”在线观看点击量达176.2万人次,点赞人数超六万,率先爆红。更有热心观众留言:“这是一部非常有感染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演唱伴唱都非常棒”“《马向阳下乡记》很好地体现了山东农村的发展”“人物设置非常生动,有山东地方特色,我们感受到了山东人的朴实、诙谐的文化气息”“演员谢幕了,剧中人物依然活跃在脑海中”。现场观众反响也十分强烈,一邢姓观众第一时间发送朋友圈分享喜悦:“演员与观众互动,他们在观众席演出,我感觉完全沉浸在戏中。大家掌声那么热烈,说明上海观众很喜欢这部青岛歌剧”……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中国民族歌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专程自京飞沪,现场观看《马向阳下乡记》。自该剧2017年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起,作为中国民族歌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多次为该剧“把脉”,提出意见建议。5月29日演出结束时,她毫不讳言地表示:中国民族歌剧的最高标准就是能够让老百姓喜欢,而《马向阳下乡记》做到了!“这部戏题材立得住,故事立得住,整个艺术表现也立得住,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戏。”让乔佩娟赞许不已的,还有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对这部戏反复打磨的认真劲儿,“通过一部戏,把全院的演员都组织调动起来,成为一个十分像样的很有规模的歌剧剧组,很不简单!”
欣闻获奖消息的总导演黄定山用“应该高兴又应该平静”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表示,《马向阳下乡记》对时代和人民的关注,使这部歌剧在喜剧的基调上呈现出厚重深刻的思想,“解决贫困不只是国家政策,也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的命题。走近生活、关注人的命运是文艺作品的根本。观众和评委能够喜爱《马向阳下乡记》,也说明了这一点。”他提到,《小二黑结婚》之后,民族喜歌剧在中国有几十年的空白,《马向阳下乡记》的成功,说明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永远能得到观众认可。
40年没再创演歌剧的地方院团——一鸣惊人
翻看青岛市歌舞剧院发展史,1959年筹建之初,它就定位在“以演出大型歌剧为主,歌舞节目为辅的专业艺术院团”,1960年歌剧《柯山红日》的公演,让它一举成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歌剧“起家”的地方文艺院团,在过去40年里却再未创演过歌剧剧目。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曾表示,“创排《马向阳下乡记》,对歌舞剧院来说是一件喜事,但也是一件难事,因为从几乎荒芜的领域重新起步困难重重,可以说我们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演员们在倾情表演。
《马向阳下乡记》在剧本创作之初,就脚踏实地,深入乡村,挖掘最鲜活、最接地气的生活样态。第一次从事歌剧剧本创作的老编剧代路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工作在第一线的‘第一书记’、正在走向脱贫致富的乡亲们一起生活。”他与另一位青岛编剧廉海平一起,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创作,剧本改了十余稿。代路笑言自己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带着老艺术家的责任感,撰写这部“题材意义重大,展示精准扶贫”的剧本,对电视剧中的人物关系大幅度调整、让故事更切合当下审美要求。最终,呈现了一个生活气息浓郁、扶贫题材鲜明的舞台版“马向阳”的故事。
2017年7月,青岛精品文艺项目创作迎来重要突破——《马向阳下乡记》从全国一百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那一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共从全国选出9部作品进行重点扶持,而这其中,只有两部是现实主义题材,《马向阳下乡记》就是之一。有文化部领导表示:“此剧不仅代表青岛,更要代表国家的民族歌剧艺术水准。”
该剧集结了青岛以及全国的顶尖创作团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团长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戏剧导演、剧作家代路,著名编剧廉海平担任编剧,著名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臧云飞作曲,青年作曲家任安编曲。集合市歌舞剧院各个院团的精英阵容,2017年8月30日,《马向阳下乡记》在青岛大剧院首演,赢得好评如潮,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从剧本撰写到舞台呈现,主创们不断碰撞,推动《马向阳下乡记》在打磨精品的道路上前行。2018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集中了15部“优中选优”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北京保利剧院领衔开演。正是在那场演出中,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编剧谷凯激动地冲到乐池前,盛赞这部歌剧的创作超越了电视剧原作,不愧是一部“兼具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
“马向阳”不仅要上得厅堂,更要回到它最初的起步地方——歌剧下乡演出,听起来不靠谱,可是民族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这部源于乡土的创作在基层演出同样一鸣惊人。
2017年10月17日,我国第四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马向阳下乡记》就在西海岸新区藏马山露天广场开启了第一场扶贫演出。很多抱着“看不懂就撤”心理的观众,开开心心地看完了整场戏。剧中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马向阳,不仅真的下乡来了,还让乡亲们真切地感受到:“大槐树村里的人我们村里也有,太像了!”
唱响一部喜歌剧——“搞活”一个地方院团
得知获奖消息后,曾经屡获国家级奖项的代路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自己真诚为歌舞剧院高兴,为他们骄傲,“一个地市级院团不仅获得了舞剧大奖,又获得了歌剧大奖,能够在舞剧和歌剧领域相继夺得全国大奖,对于一个市级院团而言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岛城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而让代路感到比奖项分量更重、更令人喜悦的是,因着这样一部国家顶级剧目的创作过程,造就了一批青岛本土歌剧演员,奠定了青岛歌剧复兴,从无到有的基础,他说,“这个意义远比夺得大奖本身重要得多。”
▲《马向阳下乡记》剧照。
据院长张乐群介绍,《马向阳下乡记》调动了歌舞剧院五个团队的演员,让他们在一台大戏中共同找到了自信。他称,这一次创排,是“集全院之力”。歌舞剧院除歌舞团之外的六个团——现代乐团、吕剧团、曲艺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全部上阵。140多人参演的“马向阳”,乐团人员占了一半,以交响乐为主,并加入了民乐元素。
“因人排戏”是臧云飞在青岛排演现场最大的感受。他回忆,当初进组时,演员们一字排开,有唱民族的,有唱通俗的,有唱美声的,还有唱吕剧的、说大鼓书的。臧云飞一一听完他们的声音,根据演员特点作曲,最终完成了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作品。而在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的“盘算”里,则是想通过一台大戏,尽可能多地调动各团演员积极性,让他们在《马向阳下乡记》大舞台上重拾自信。而在这一点上,整个创作过程之艰难,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6年前创排的舞剧《红高粱》。
最终,所有演员们配合默契,即便是之前毫无歌剧表演功底的演员,也在舞台上让人眼前一亮。从歌唱演员、合唱演员到乐队乐手,从大角色到小配角,每个演员都散发出自己的光彩。
剧中“梁会计”扮演者施旭刚原先是一名吕剧演员,昨晚回忆排练的那些日子,他依然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是一部获得文华大奖的歌剧演出团队中的一员。“臧老师写的时候,就是以吕剧唱腔方法来写。他说要使劲地拐,使劲地往土的感觉上演唱,把这个味道唱出来。用这种唱法来达成喜剧效果。”“梁会计”真的做到了,他依然回味上海最后一场演出,“我不知道底下观众反响如何,但是我在舞台上的感觉真是最好的一次,我在舞台上很快乐,虽然下来有时挺累的。”同样,舞台上四个充满喜感的村妇,也是歌舞剧院“跨行”演员,他们一起成为舞台上的本土亮点。
据说,刚开始听说要排演歌剧,院团里许多演员并不太愿意加入这个剧组,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也有在自己行当已小有成绩的,怕跨界不成丢份儿。最终,当大家投入到这场顶级创作中时,每个人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劲头,并且随着创排渐入佳境越来越有力量,大家说,那或许正是剧中“马向阳”那股精神带来的。张乐群说,随着艺术院团体制改革深入,多种方式的签约激活了青年演员的积极性,“我们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加以展示,而他们也都更加主动地展示出对艺术执着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