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青岛人从小吃到大的"末货" 竟然长这样

2019-05-29 08:20 来源:青岛日报

  万万没想到,“末货”竟然长这样!

  市生态环境局“万名市民看环保”公众开放活动正式启动

  “没想到从小吃到大的‘末货’竟然长这样,还是第一次看得这么清楚。”不少来到市生态环境局参加公众开放活动的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5月28日上午,青岛市民主党派代表、社区居民、媒体记者共40余人走进市生态环境局,现场参观了局机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级环境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空气质量日报预报中心等,该活动也拉开了2019年度全市“万名市民看环保”公众开放活动的序幕。

  在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科,工作人员刘旭东将青岛人常吃的“末货”放在电子显微镜下,通过连接的电脑,前来参观的市民得以在屏幕上看到这个“老熟人”的庐山真面目。这种平常看起来像一团白色线头的微小生物,透过显微镜的放大,个体像极了“知了”的幼虫,而“末货”只是青岛近岸庞大海洋生物种群中的一种。据了解,近年来,青岛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向好,2018年监测结果显示,98.6%的海域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73.7%的海域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与过去五年平均值相比升高了16.3%。近岸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也保持着持续稳定。

  我们每天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从何而来?记者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找到了答案。大屏幕上不仅展示着各个监测站点的分布情况,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也进行着实时的模拟。据预报预警中心工作人员方渊介绍,目前我市141个镇街已经实现监测站点的全覆盖,每个站点的数据都会传回预报中心,而预报中心也会根据这些数据对每个站点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从2014年的只能进行24小时空气质量情况预报,到2017年72小时预报,再到7天的精细预报,监测和预报的手段都在不断进步。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表示,没想到简单的数字背后有这么一个大工程,这个活动既“涨知识”也让人了解环境工作的不容易。

  据了解,青岛的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始于2000年,旨在鼓励各环境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公众开放、科普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全市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为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工作、开展环保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截止目前,市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已组织开展两千余场次环保宣讲活动,受众20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