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的智能POS机。刘卓毅摄
四名刚刚步入社会的“90后”在从事信息技术产品业务推广时,偶然发现公司的奖励机制存在漏洞。他们利用销售数据造假等方式,短期内形成了一条造假、骗奖励、分成的黑色产业链,骗取了九万多元的奖励金。四人原以为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李沧公安分局的民警很快找上了门。
报案
发现机制漏洞打起歪主意
今年4月1日,上海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工作人员胡先生向李沧公安分局报案,称公司遭遇诈骗。胡先生称,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智能POS机,商家安装之后,可以通过它点餐、扫码支付,还能和手机APP关联。为向全国商家推广这款智能POS机,公司鼓励全国各地的销售业务员开拓市场,开出奖励措施:业务员按照每台699元价格推销一台POS机并安装到相应商铺,公司给业务员提成1200元至1400元。
近期,公司发现青岛地区的推广业务出现异样:公司做回访时发现,青岛地区有90多家安装了智能POS机的商铺留下的是同一个地址,用户联系方式也是同一个手机号。公司研判后认为,90多台的销量有猫腻:很可能是青岛的一位业务员用销量造假的方式,骗取了公司共计90000多元的提成奖励。
侦办
一条“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湘潭路派出所立刻会同刑侦大队展开调查。民警从90多家商铺留下的同一个手机号着手,很快发现对方是青岛某高校餐厅的经理戴先生。民警找到戴先生调查,戴先生称,业务是陈某通过他联系的,陈某平时从事相关业务推广工作,由此和戴先生结识。陈某近期找到戴先生,要他协助在餐厅的各个档口推广安装智能POS机业务,因此留下了戴先生的电话。就在民警询问时,戴先生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是陈某打来的,陈某称公司正在查,一定按照之前的说法来说,不要说漏嘴。
陈某的嫌疑陡然上升,民警围绕陈某展开调查,沈某、李某、姜某三名犯罪嫌疑人逐渐浮出水面。 4月2日,警方通过调查将四名犯罪嫌疑人控制。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查明了销量造假、骗取公司提成奖励的操作手法。
作案
虚构90多份订单骗取九万多元
警方查明,上海这家信息技术公司开始向全国商铺推广安装这种智能POS机时,身为公司工作人员的沈某开始在青岛承担推广业务。不久之后,李某和姜某找上了门,两人之前因为从事相关销售工作与沈某结识,大家关系一直很好。李某和姜某提出,公司既然有奖励机制,他们有一个利用它挣钱的“门路”:沈某提供购买智能POS机的资金,李某和姜某负责使用多个账号在公司网站上购买POS机,并将每台POS机的订单账号交给沈某,沈某负责将每台POS机的订单信息录入到相应的高校餐厅内档口名下。
这样一来,身为推销员的沈某业务量上去了,工资收入迅速上涨。公司的提成款到了沈某的账户后,扣除沈某购买POS机的“成本”,剩下的提成款由李某和姜某平分。虽然陈某不参与分提成款,但他获得了POS机实物,可以自行销售。经查,四人通过虚构90多份订单的方式共骗取了公司奖励90000多元。
调查
巨大“价格差”让他们动歪脑筋
记者了解到,这四名犯罪嫌疑人都是踏上社会时间不久的“90后”,其中三人是大学同学,尚不满26周岁。 “他们被巨大的利益所诱惑,急于获取现金。 ”湘潭路派出所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四人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很快被揭穿。 4月30日记者从李沧公安分局了解到,四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利用推广业务的差价牟利的案例,在全国各地都有。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起案件中,企业急于让新推出的产品(服务)占领市场时,往往为业务员的每一单开出高额奖励金,当奖励金高于产品(服务)本身价格时,往往有部分业务员动起歪脑筋,勾结外部人员通过销售业务数据造假的方式来骗取奖励金。民警告诉记者,四名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也坦言,他们的作案手段,其实是业界的“潜规则”。
提醒
业务快速扩张企业莫忘“堵漏”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当企业开出的奖励金远高于产品(服务)的本身价格,巨大的价格差加上业务员对金钱的渴求,有些经不住诱惑的业务员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本应及时向企业汇报,让企业改进运作机制,但他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利用企业市场、财务制度上的漏洞牟利,最终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这起案件也给企业提了个醒。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企业为了让产品占领市场开出高额奖励金时,巨大的诱惑难免让有些人动起歪脑筋。相关机制运作时,企业一旦发现有制度上的漏洞,要及时研究并及时“堵漏”,避免财产损失,规避虚假的数据对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截稿前记者了解到,本案中的这家信息技术公司已经采取了奖励金逐步发放、多渠道核实等方式完善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