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人民海军迎来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风雨征程,人民海军白手起家,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这些年中国海军的建设成果如何,真实战力怎样?外界一直非常关注,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国海军战力究竟是什么水平?三个事实告诉你。
1.武器装备成建制更新,自主研发陆续替代外国造
人民海军成立之初,装备非常落后,其全部家当,不过是“几艘基本丧失战斗力的铁壳船和木船”。首任海军司令员视察部队,也不得不借渔民的小舢板出海。当时中国别说造军舰,连铁钉也需要从外国进口。从那时开始,自力更生建设海上武装,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蹒跚仿制到自主研制,人民海军装备自主生产迎来春天。尤其是过去十几年,中国自主研发的驱逐舰等装备陆续替代了外国制造。
新型导弹护卫舰徐州舰入列、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舰入列,第一艘国产航母、055型万吨驱逐舰下水,歼-15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整建制改装,新型导弹、鱼雷实现战斗部署……近年来,人民海军装备自主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些年,中国海军新型舰艇的列装速度“像下饺子一般”,数十种主要武器装备成建制更新换代,装备体系越来越完备。国际军事观察家评价,这10年,人民海军装备的发展变化,超过了以前半个世纪。
拥有后发优势的中国海军,一些武器装备已经接近甚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拿中国自主研制的055型导弹驱逐舰来说,它装备有先进武器和雷达系统,具备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在世界同级舰中处于领先地位。
2.“双航母”时代即将到来,辽宁舰航母编队初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2012年9月,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2017年4月,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到目前已进行五次海试。人民海军即将迎来“双航母”时代。
有些人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耗巨资造航母?
首先,拥有航母,中国海军就具备了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外的防御能力,就有了从近海走向远海、深蓝的底气。同时,航母作为综合海空攻防力量,对海军的发展可起到统帅作用。
其次,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大国地位的军事标志。没有航母,与中国的国力不相匹配。有了航母,不仅提升国人的自豪感,也为国家遏制危机发展、制止战争爆发增加了一个战略重器。
再次,借助航母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防御能力、远洋机动与远程投送能力,中国就能更好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更有效地保护自身海上交通线和海外合法权益,更充分地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总之,航母虽然耗钱,但其价值却难以用金钱衡量。何况,这个钱中国并非花不起。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突破90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超过18万亿元。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航母绝对算不上“昂贵”。中国更不会因为建造几艘航母就背上经济包袱。
自辽宁舰入列以来,从近海到远海,从单舰到编队,辽宁舰已多次跨海区机动训练,完成了上百项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在一次又一次的远海训练中,辽宁舰编队以高强度和高难度的实兵对抗训练,提高了编队各要素的有机协同,检验和提升了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军事专家表示,辽宁舰已经实现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技术训练向战术训练的转型。辽宁舰正在由一艘训练舰、试验舰,向一艘能打仗的舰艇转变。如今,辽宁舰航母编队已初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3.实战化演练加快形成战斗力,护航撤侨彰显实力
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参加过一千多次战役战斗,涌现出“海上先锋舰”“水下先锋艇”“海空雄鹰团”等一大批英雄部队,创造了“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战”等辉煌战绩和经典战例。
近年来,为增强战斗力,中国海军一线作战舰艇每年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上,平均每天有数十个机组、上百艘舰艇、数千名官兵在任务中、动态中。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海军潜舰机攻防对抗、防空反潜、海空联合火力打击等实战化课题演练成为家常便饭,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增强。数十批次舰艇编队出岛链远海训练,辽宁舰、舰载战斗机、核潜艇等新型作战力量加快形成战斗力。
除了实战化演练,中国海军还在战备巡逻、海上维权、远洋护航、撤侨护侨等重大任务中接受了历练,提高了协同配合度,增强了反应能力,加强了执行具有战略意义的作战任务的能力。
10年护航,人民海军累计派出32批护航编队、103艘次舰艇、69架次直升机、2.7万余人次官兵,为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
也门撤侨,10天时间,人民海军3艘舰艇辗转3国4港1岛,成功将621名中国同胞和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中国海军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让外媒为之感叹:“如今的中国海军在许多方面都已成为一支令人敬畏的强大力量,足以抗衡许多潜在对手。”
今天的人民海军,规模和实力仍在不断增强,正朝着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稳步前进。
当然,中国海军的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从来不是为了称霸扩张,更不是为了欺负其他国家。但如果有人胆敢在海上肆意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中国海军必会亮剑、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