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如何研究鳞脚螺的鳞片?会不会对它造成伤害?”“现实世界的海底,真的像《海底两万里》当中描述得那样吗?”“深海盲虾的眼睛看不见,遇到天敌怎么办?”……一个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在孩子们头脑中迸发出绚丽的火花。
活动现场,青大附中初中部师生代表和北海局、海洋一所领导专家及媒体记者等60余人,视频连线正在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直播观看中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勘查取样型无人潜水器(ROV)“海龙Ⅲ”布放过程,现场互动问答,学习了解深海中鲜为人知的地球知识。
“海龙Ⅲ”ROV是由大洋协会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学葛彤教授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化、大功率、作业型的水下无人遥控潜水器,特别适用于深海科学考察作业。
【亲眼见证“海龙lll”布放下潜】
北海局应急指挥厅内,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通过视频连线,观看科考队员们布放潜水器“海龙Ⅲ”,准备开始本航次第三航段第七次下潜作业。
“现在我们看到海龙Ⅲ在甲板上准备起降下放,A型架上有个导接头,像锁扣一样锁住海龙Ⅲ,然后把它甩出去。”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深海技术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崔运璐向同学们介绍说。
“海龙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勘查取样型无人潜水器,要面对的是约600公斤的水压。”崔运璐说,“家里的水龙头是1公斤的水压,同学们可以想象深海6000米级的水压有多大。”
“深海水压那么大,海龙Ⅲ能够承受得住吗?”有同学产生了疑问。对此,崔运璐解释道,海龙Ⅲ独特的框架结构,配合特有的浮力材料承压装置,可以保证它的承压性和密封性。
【“神奇”生物引热议】
据船上科考队员介绍,本航段,在母船“大洋一号”船的配合下,“海龙Ⅲ”搭载多种自主研发监测探查针及取样设备,现已完成了六次下潜作业,原位观测到海底大量大型底栖动物、洁净海水、底栖鱼类、深海沉积物等多种样品,进行了多种原位参数测量。
同学们观看了科研人员采集到的底栖鱼类等生物,认识到了很多在他们眼中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生物。
目前研究发现中,唯一以铁元素作为外壳的磷脚螺,深海下依靠红外线辨别方向和同伴的深海盲虾,都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在互动问答环节中,他们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向“大洋一号”船上的专业人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鳞脚螺的铁甲有什么作用吗?”有同学问。“经过研究,现在有种说法是,因为在深海下吸收了太多金属物质,鳞脚螺就将体内的金属元素分泌出来,形成磷片,从而起到防御的功能。”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孙进,远在西南印度洋上,通过连线,为同学进行了解答。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讲到,在很深的海沟能看到阳光,真的是这样吗?”有同学问。
“现实生活中,海底两百米以下就看不到光了。但书中的这一段中提到了海藻,我们都知道海藻中存在着叶绿素,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鹦鹉螺号应该在距离海面25米左右的位置,是能看到光的。”正在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第三航段任务的首席科学家孙承君说。
【一片云彩引发的思索】
由于天气原因,大洋一号与同学们的连线直播信号略不稳定。“既然一片云彩在我们的船上方,影响了我们的信号,为什么我们不能开动船,离开这片云彩遮挡区呢?”在等待信号恢复的过程中,孙承君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同学们的猜想脑洞大开。有同学猜,或许海龙Ⅲ的缆绳在水下遇到了一些不可抗的阻碍。也有同学的思考接近正确答案:“海龙Ⅲ搭载多种设备,我猜测,母船大洋一号不能动,因为海龙Ⅲ在此处的水下依靠缆绳进行作业运动。”
“为减少勘探成本,我们对深海烟囱进行精准定位,然后下潜海龙Ⅲ。它在水下利用4个平行螺旋桨和3个垂直螺旋桨可以进行自由运动。”孙承君说。
据崔运璐介绍,海龙Ⅲ由两位操作员进行操作,一位负责驾驶,一位负责操控机械手,而它的“脐带”缆绳就显得十分重要。“海龙Ⅲ在水下会不会跑丢了?”有同学问。“海龙Ⅲ搭载34毫米缆绳,非常结实。同时在精准的定位系统下,一般不会出现失联情况。”崔运璐说。
据悉,“大洋一号”船于2018年12月10日从青岛起航,先后前往印度洋、大西洋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科学考察任务,航程约23900海里,共分五个航段,预计2019年7月完成任务返回青岛。本航次执行我国“十三五”规划“蛟龙探海”工程之深海资源勘查与开发和深海环境监测与保护的重要任务。
此次活动,希望以连线对话等方式,让师生代表及社会公众通过了解知悉大洋科考工作,进一步学习了解自然、认识地球,激发社会公众形成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最终做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