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公摊”又有进展 业主提出“一房一价”新问题

2019-04-17 21:35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这两天,《今日聚焦》连续报道了因房管部门、开发商未能及时发现预测数据有误,导致十多位购房者在高新区某项目购房时,房屋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差超过30%的事。现在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今天上午,高新区房管部门和业主代表进行了商谈。

  上午十点钟,记者再次来到青岛市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会议室内,高新区房管部门相关领导与业主代表们开始进行商谈。

  徐女士在中欧国际城金茂墅项目购买的两套房屋建筑预测面积为108.42和108.28平方米,预测公摊面积为6.25和6.1平方米。但今年交房前,开发商给出实测数据,建筑面积变成137.95和138.14平方米,变化的理由是实测公摊面积比合同中的预测面积均增加近30平方米,这也导致了总房款的大幅增加。算下来,徐女士的两套新房总共需要再交近60万元。徐女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家都不同意补缴公摊费,是因为开发商在制定商品房单价时,就已经将“公摊小”这个因素考虑在内。而且她购买的是顶楼毛坯房,单价为每平方米9400元。而其他楼层均价在11000元左右,其中包括3800元的精装费。如此一来,顶楼的价格普遍高于其它楼层。

  购房者徐女士:把公摊算小了,但是单价是提高了,如果跟楼下相比的话,顶楼复式单价应该便宜,但是综合下来,我们的顶楼复式比楼下还要贵,而且在我们同一批四栋楼当中,有第二批开盘的。当时也是考虑到了公摊小,是把每个平方增加了2900块,跟我同样的户型,是增加了28万。

  因此,业主们一致认为,开发商已经变相收取了未计算的公摊费用,再次收取属于额外收费。对此,高新区房管部门表示,他们也是刚从业主口中听说“一房一价”这个问题,将尽快核实。

  但同时,高新区房管部门也表示,按照合同约定,如果协商达不成一致,建议业主走法律程序解决。

  对于这件事的后续进展,我们也会继续跟踪报道。不仅这件事要一追到底,我们更为期待的是,通过这件事,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戒,举一反三,从制度上防范问题再次发生,规范市场行为,也提升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