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活动发起于2007年,倡导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和其他耗电设备,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今年是该活动进入中国的第11年。
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
在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的今天,“地球一小时”虽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却也引发了争议和质疑。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最新的报道称,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占一年耗电量的比例非常有限。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
二是,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是否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
事实上,与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的电网负荷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
“地球一小时”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也就是说,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其实,所谓的争议和质疑,也并非对活动本身的否认,而是对活动究竟有多少效果的一种疑惑,它所对应的恰恰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环保焦虑。活动的效果,是要看它能够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人类正在“自杀”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塑料垃圾泛滥,沙尘暴肆虐,核污染,石油泄漏,雾霾遮天,热带雨林减少,物种灭绝······数不清的环境问题在威胁着人类生存。
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而造成这种恶果的很大原因之一就是遍布全国27个省的近500个癌症村。
在《中国癌症村地图上》洋桥村、新岗村、广丰村、丹徒区……近500个村子榜上有名,这些村子周围大多建有重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直接进入到居民的日常饮食中和呼吸道中,导致原本宜居的环境变成鬼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孟加拉国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砷污染水,200多万人砷中毒,未来将有更多人会因此失去生命。这“人类史上最大的中毒案”主要由人工池塘和低科技挖掘的“管状深井”造成,且正在不断污染新的水源。
一小时之外,我可以做什么?
住
行
“地球一小时”是地球停电休息的一小时,
是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一小时,
也是地球人反思的一小时。
One Planet, One Future.
关一盏灯,就能点亮星星!
【爱青岛综合整理,实习生:南国玉;部分内容来源微博、搜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857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