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李沧万达中央公馆的靳阿姨,一个月前被小区的电子门禁撞断了腰。
回想起手术过程中的一幕幕,69岁的靳阿姨至今都紧张得瑟瑟发抖。向来身子骨硬朗的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小区的电子门禁那儿栽跟头。险情发生在2月16号,午饭过后,靳阿姨带着小外孙出门遛弯儿。
前一秒还处于敞开状态的门禁,在靳阿姨准备通过的一瞬间突然闭合,强大的惯性把她弹倒在地,疼得丝毫不敢动身。后来,老人家在热心邻居的搀扶下回了家。儿媳妇见势不妙,又赶紧把婆婆送到了医院。
腰部压缩性骨折,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伤筋动骨一百天,术后康复的日子对于靳阿姨而言简直度日如年。从河南老家千里来青,不为别的,只为帮儿子儿媳照顾下一代。自个儿这一摔,反倒给孩子们增添了负担。
事到如今,全家人除了为老人遭的罪揪心,更为物业方面敷衍的态度深感寒心。作为公共设施的门禁伤了人,小区物业难道不负担半点儿责任吗?老人家承受的所有伤痛和委屈,难道只能咽进肚子里吗?
业主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伤害,不禁让人怀疑小区门禁有没有质量问题,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质疑,身为服务单位的物业公司又将作何表态呢?
年近七旬的靳阿姨,被小区的电子门禁给伤的不轻,身体上的伤痛得靠时间来慢慢养。而心理的伤痛,又该如何平复呢?物业方面可以安抚好业主的情绪吗?
物业陈经理,向记者演示了正确使用小区门禁的全过程。事发当天的视频,公司仔细查看了很多遍。如果没有小朋友提前冲出门禁,开关就不会反应迟钝,也就不会发生之后的险情。
靳阿姨的家人推测,小区门禁伤人事件之所以频繁发生,一定跟门禁的质量问题有关。入户小区近七年,前六年一切安好。自打2017年底中大物业入驻小区更换了新门禁之后,意外就接踵而至。
陈经理认为,物业方面在事发第一时间便派出了工作人员陪老人前往医院看病,事后还专程去家中探望。于情于理,都仁至义尽。但靳阿姨的家人却认为,物业只是在做表面工作,一味地推脱责任罢了。
受伤至今,靳阿姨的医疗费总共花费了近两万元。由于老人是农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不在医保范围之内,所以无法报销。家人们难以理解,身为当事另一方的物业公司,难道一点儿责任都不承担吗?
关于这起意外伤害事件,当事双方的责任究竟该如何界定?随后,记者咨询了律师。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