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强港。
8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天一色、滩净湾美;5890公顷的海洋牧场,孕育出丰饶的“蓝色粮仓”;后峰会时代的滨海旅游,以独特的创意和时尚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诸多大国重器从这里驶向全球,引航海洋未来……青岛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正在迅速发起海洋攻势,全力建设国际海洋名城,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浮山湾畔,碧海、蓝天、白沙、海鸟、游人勾勒出一幅和谐发展的海天画卷,一艘艘巨轮缓缓从海面驶过,运输车往来穿梭,让人真切感受到海洋经济的脉动。海洋经济的大潮中奔涌着蓝色基因、蓝色动能,2018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1.2万多亿元,其中海洋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海洋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同时,我市的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成果转化仍急需破局,形成真正强大的海洋产业链。
我市海油业务拓展到北极圈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码头,一个庞然大物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油FPSO(海上浮式储卸油装置)项目P70船。它长度超300米,宽约74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可开采水下2200米的石油,堪称海上‘巨无霸’。 ”海油工程青岛公司项目负责人高伟说。
就在去年5月,它的“姊妹船”、包含120多项高端技术和工艺创新的P67船,也从这里起航运到巴西。该项目的工程量、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都创下海油工程之最,运载重量和距离均创世界之最。除了有P67创“世界之最”,海油工程还把业务做到了北极圈,同样创造了世界之最。据介绍,亚马尔项目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也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10层楼高、600吨重的大型设备要穿过5层甲板“坐”到底座上,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难度和“神九”太空对接差不多。最终,亚马尔项目顺利交付,海油工程也在国际领域打响了名声。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和传统码头人来人往不同,整个码头上“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依靠智能生产控制系统远程遥控的全智能化机器作业,像高楼一样鳞次栉比的“机器人”成为码头上的主角,而工作人员只需坐在远程监控室里,看着屏幕里的它们完成集装箱的装卸、堆存等作业。
小小海藻做到20亿元
海藻,除了吃还能做什么?“海藻全身都是宝!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简称明月海藻)海藻生物科技馆里,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海藻陈列在展柜中,海藻做成的食品、面膜、胶囊、医用敷料等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许多潜在顾客。
海藻的价值有多大?明月海藻副总裁李可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价格很低的海带(海带属于海藻类),经过提取就变成了价值1.6万元的海藻酸;再次加工,成了价值8万元的海藻酸纤维;然后做成海藻酸盐伤口敷料,价值240万元;继续通过新技术纯化得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价值高达20亿元。
作为青岛市“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明月海藻就是凭借这小小海藻,形成了海藻酸盐、功能糖醇、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六大产业,打造了海藻的全产业链。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除了国内海藻原料基地,还在秘鲁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公司主导产品海藻酸盐国际市场占有率30%以上。 ”李可昌介绍。近年来,聚大洋藻业集团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国、南非、爱尔兰、智利、印尼建立了原料基地,还在智利、印尼、南非原料产区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建成初级加工厂。两家企业的发展变化,正是西海岸新区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主题的生动写照。在规划中,我市海洋传统产业走向远海、海洋新兴产业走向深海,做好陆海统筹这篇文章,较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加速海洋“智造”升级
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三艘国内顶级潜器,在国家深海管理中心集聚;新型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矿石天津号”命名交付;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由海西重机完成交付……近年来,青岛着力打造海洋科技研发高地,形成了以海洋制造业为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崂山北麓,鳌山湾畔,有一片443平方公里的海陆空间,这里便是被称为“中国海洋科创大脑”的青岛蓝谷。自2012年成立以来,蓝谷以建设“世界海洋科创中心”为目标,积累了丰厚的“海洋家底”,成为青岛海洋科研创新的重要引擎。青岛蓝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岳国峰介绍,目前蓝谷已落户“国字号”科研机构17家、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22家、科研创新平台44个,超过25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
西海岸新区凭借区位优势,聚集了中船重工等科研机构180多家,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等国际性深水大港,形成了航运物流、船舶重工、家电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据了解,青岛建设了黄岛、即墨、董家口三个错位发展的船舶及海洋工程集聚区,共有规上企业81家,其中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企业70家、海工装备企业6家。
在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华大基因北方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工作。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合成与编辑平台负责人黎翰博介绍,华大基因项目入驻青岛后,已完成30多种海洋生物的基因测序,研发了全国首套60平方米超低温自动化冷库,样本储量可达200万份,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立体农业、水产和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
在海洋国家实验室,为解决涉海科研院所海洋数据难以共享问题,该实验室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集合全国7个单位24艘科考船及526台套船载设备,建成深远海科考共享平台和科考船共享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原值超过50亿元科考装备的使用效率。据介绍,实验室通过创新科研人员“双聘制”等激励政策,已建立起30位两院院士、19位一流专家、63位国家杰青和17位长江学者等领衔的人才队伍,在深海观测与探测技术、台风预测、深蓝渔业工程装备、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等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洋科普。
新闻延伸
青岛蓝色科技资源急需共创共享
海洋科技创新一马当先,带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2016年以来,青岛市在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年均增速达到22.6%,占海洋经济比重达12%。
这离不开青岛超前的发展思路。早在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青岛被定位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此后,青岛先后设立了西海岸新区、蓝谷、红岛经济区,“一谷两区”的布局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2016年以来,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行动计划》《青岛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呈现出增长快、活力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蓝色新引擎”。如今,青岛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万马奔腾之势。
青岛启动实施海洋生物医药开发计划,布局研发一、二类新药和生物功能制品30项,以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为试点,实现从研发、中试到产业的一体化设计。
世界规模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和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完成交付,代表着海洋高科技水平的“大国重器”,正源源不断地从青岛走向全球。
去年7月,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建厂以来第一次达产,日产水105251立方米,创造了我国单厂海水淡化日产量纪录,也是目前全国十万吨级别海水淡化厂第一次满负荷运行纪录。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明月海藻集团主营的海藻酸盐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海大生物集团在海藻肥研发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一组傲人的数据: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然而,青岛在海洋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还不能与强大的科研和人才储备相匹配,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急需当代青岛人乃至全球人才共创共享,在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道路上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