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召开发布会
对《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进行了解读
同时也给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青岛路径”
根据《规划》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要再提高
打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乡村版
打造省级、市级特色小镇
还要建设“乡村记忆”村落
.......
你的家乡就要有大变化了
↓↓↓
《规划》确立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农民收入还要提高
“青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围包括: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和莱西市。
到2022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升级,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资料图。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全市40%以上的村(社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此外,在生态环境方面,《规划》提出,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优美宜居,胶东特色村居魅力彰显,打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乡村版。
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充分缓解,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
资料图。
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将打造100个省级示范村
“根据《规划》,青岛将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构建起“三带展开、三区保护、百村示范、千村提升”的总体布局。
资料图。
三带展开
构建生态中轴发展带、滨海综合发展带、北部突破发展带。
三区保护
加强对崂山、珠山—铁镢山、大泽山—大青山三大生态涵养区的保护。
百村示范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城镇融合、整治提升、保护发展、搬迁撤并等四种类型,打造100个左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健康有序实施。
千村提升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提升100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五大振兴”路线图和目标
这些地方被“点名”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具体到青岛,如何让“五大振兴”在乡村落地生根?《规划》分别就“五大振兴”设定了实施“路线图”和目标,抓实乡村振兴工作。
推动产业振兴
《规划》提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百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百万亩高效园艺农业、建设百万吨“蓝色粮仓”、发展百万吨高端生态畜牧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乡村健康养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特色小镇等。
资料图。
建设特色小镇方面,根据《规划》将建设大泽山葡萄小镇、灵山卫东方文化小镇等11个省级特色小镇,海青茶园小镇、灵山玫瑰小镇等10个市级特色小镇。依托特色农业小镇,整合“山、水、田、林、文”等资源要素,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培育灵山玫瑰、山后人家等田园综合体。
推动人才振兴
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集聚农业科技人才,确保全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稳定在1000人以上。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到2022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规模达25万人。探索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乡村人才奖励体系,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措施。
推动文化振兴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到2022年,建设10个“乡村记忆”村落、20个“乡村记忆”博物馆,推进“蓝谷文化带”“沽河历史文化轴”“崂山文化带”等建设。
资料图。
推动生态振兴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为重点,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到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6以上,建成10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达到95%;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清洁供暖率达到70%以上;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80%以上;确保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14万公顷等。
推动组织振兴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快农村社区党群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率达到100%。
留住记忆发展乡村
美如画的乡村富起来的乡村
未来农村不可限量
小伙伴们是不是心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