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下发《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今天,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9位名师对大纲进行了解读。
语文:题型顺序微调,样题更加丰富
杨海燕,山东师大附中教研组副组长,语文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在最新发布的高考大纲中,语文学科纲较2018年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表述的变化
2018年版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将“文化素质”细化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与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所涉及的高考的目标功能“充分发挥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着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相印证。
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论述类、实用类等文本中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顺序的调整,文字表述变化
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变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此次调整,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较以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连更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试题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命题更为科学。
三、题型示例依据“考试范围与要求”的调整微调了顺序,丰富了样题
1.试卷结构的微调
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以2017年、2018年高考试卷结构为基础,调整为四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三、语言文字应用
四、写作
与2017、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将“现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顺序做了调整。此调整与2019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顺序调整保持一致,再次证明2019年高考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很有可能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2、题型示例的调整丰富
“论述类文本阅读”样题增加了2018年全国卷高考题“诸子之学”,使第2题考察论证思维的题目明确化。
“实用类文本阅读”删除2011年新课标《下笔不觉师造化》和非连续性文本《国民阅读调查》,新增2018年全国Ⅰ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墨子号”和2017年全国Ⅰ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语言文字应用”新增2018年全国Ⅰ卷17——19题、2018年全国Ⅲ卷17——19题、2018年全国Ⅲ卷20题。
“写作”新增两道题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
由此,可推测实用类文本阅读延续2017年、2018年侧重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成语、病句、补写组合在一个语段内综合考查以及应用文得体修改题将会继续考查的几率仍较大。写作关注社会,关注时代,重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
备考建议:
总之,2019年全国语文考试大纲及说明与往年相比整体以稳定为主,除了个别文字的调整,主要是试题顺序的微调。在后期的语文复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变化,适应调整,更应稳住脚步,充分利用高考真题,加强针对性训练。
阅读需要加强对各类文体特征的认识以及文体阅读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对阅读中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引领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快而准地读,快而准地表达仍是训练重点。
写作教学,引领学生纵深处反思自我或将自我与时代相联系,于家国社会中找寻自我,积极运用“审辩思维”发展“深刻性”和“丰富性”,学会突出自己写作上的特点与亮点。
数学:夯实基础,细研真题
孙逵,山东师大附中文科数学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新发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与18年的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依然是“三层次”、“五能力”、“两意识”,考试范围还是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
文科数学的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专题。理科数学的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专题。
《大纲》指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要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达到必要的深度,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在命题时既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又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切合实际,结合实践经验,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备考建议:
一、结合考纲,深挖教材,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考生要依据《考试大纲》,结合教材,平铺式的逐一把考点消化吸收,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复习应将重点放在基础上,抓好抓牢基础题,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少练或者不练偏难怪题。
二、细研真题,知识重组,总结规律,形成模板:
要细做高考真题,既要把同类型题放在一起做,也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套试题。这样,考生既可准确了解高考的题型、命题方式和意图,考点、重难点和突破点,又可提高解题能力。
尽力和高考要求对位,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各知识板块间的相互综合性。近六年文科数学考查方向、试题类型都较为稳定,通过研究高考试题,考生可以总结出高考必考和常考题型的解题模板,形成高效的解题思维、技巧,使答题更加简洁化、规律化。
三、科学备考,规范训练,提升能力,懂得取舍:
“亲其师,信其道”,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落实老师强化的重点。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精选练习,高效复习,加强定时练习,积累应试经验,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力争会的得满分,不会的多得分;明确高考阅卷标准,规范使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书写过程,提升规范解题能力;科学使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英语:训练后总结反思不少于3分钟
冯照,山东师大附中英语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近期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与2018年英语考试大纲相比,2019年英语考试大纲对各个项目的设计和表述未出现明显变化,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这说明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将体现延续性,在试题题型、分值、命题趋向、文本选取、设题角度、评分标准等方面体现延续性和稳定性,且按以往传统,必定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变化。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渗透对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量。试题将不会孤立地考察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篇和文化知识,而是将这些方面的知识渗透在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之中。
备考建议:
第一、有关英语语言知识的复习范围,以考试大纲为本。
词汇复习对象应为《考试大纲》所呈现的3500词。重点掌握词汇的主要意义,且不断地在文本阅读中理解核心词汇的表意及用法。适当关注一些常见词汇的一词多义、一词多“性”(词性)现象。
考纲所列的24个语法项目应为语法复习之纲。语法复习要把握“主流”,即重点复习掌握各语法项目的主要用法,不应纠结其特殊使用或其较为复杂的变化。语法复习过程中应追求“学以致用”,在文本阅读中过程中针对长难句或复杂句子自觉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尤其是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知识,进行句子成分分析,养成自觉的句子成分分析意识。
重点关注考纲所列的24个话题。平时的文本阅读过程中应尝试对文本进行解读分类,培养自己的文本归类意识。可以预见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文本选取将更多地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国优秀文化、科普、社会现实生活、环保话题,更多的体现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更多地体现家国情怀、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
第二、最后阶段的做题训练必不可少,但应遵序几个原则。
限时原则。不论是单个题目训练、或是单一题型训练,亦或是整卷训练,要树立时间观念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完成某个题目、题型或整卷,耗时多少,应固定下来。耗时过少,正答率会降低;耗时过多,挤占其它题目的答题时间。应形成模式,待到高考,照此模式答题即可。
重视善后总结原则。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应包括三个步骤:限时答题-核对答案-总结反思。比如完成一篇阅读理解题目,限时6分钟完成,核对答案用时1分钟,总结反思的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实际上总结反思这一步骤往往被同学们省略掉,而这一步骤恰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完成限时训练后,应相当重视整理与总结,一方面整理解题过程中的词汇句法等基础性知识性障碍,另一方面梳理反思解题思路和技巧。整理总结应是双方面的,既有正面也有反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质量优先原则。现阶段依然要保证每天的训练量,一般而言,一天一套听力训练模拟题应是必须保证的。另外,每天需完成2篇阅读理解和1篇完型填空。若仍有空余时间,可根据自己各个题型的强弱进行相应的限时训练。或是作业或是自己主动的加练,皆应做好善后总结工作。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遵循质量优先原则,即完整地完成某题训练的3个步骤,尤其是不能舍弃总结反思环节,而相应地可减少训练数量。
查漏补缺原则。凡是在最后阶段,针对不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定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彻底把它们搞清楚、弄明白,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堵住这些漏洞,补上这些缺失。
一项浩大的学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面临着即将走进庄严的考场接受检验,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显得尤为可贵。越往终点,越要平静。我们不提倡最后时刻的轰轰烈烈、“生离死别”,平平淡淡、一如既往才是一名合格的考生所必备之素养。
物理:制定正确的复习策略
苟强,山东师大附中物理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按照高三复习计划,年前基本都会结束高三一轮复习,寒假回来,二轮复习就会开始。对于高中物理复习而言,二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二轮复习是成绩提高最快的阶段,而正确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会让二轮复习事半功倍。物理学科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较2018年近乎没有变化,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进行二轮复习,在此跟大家介绍一下二轮复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备考建议:
一.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把物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模型去解决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要多思考、深反省,做题不要仅仅限于题目本身,而是想想这之前做过哪些类似的题型、还有哪些解题方法、模型可以如何类比处理,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而不用那种方法,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这种对比思考把原先相对孤立的知识、模型建立关联,形成知识网络,宏观上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把握。
这也要求同学们在听课时,要多听老师对题目的分析思路,找出自己在分析题目上存在的不足,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容量很大,而基本知识点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需要同学们提前复习基础知识,跟好老师的复习节奏,一定要避免我行我素,按照自以为是的计划复习进行。比如有的同学基础差一些,觉得老师复习得太快,就不听课自己弄自己的。还有的同学则觉得老师讲课节奏太慢,自己都会了,不用再听这些基础知识了,然后闷头复习,不爱听课。这两种脱离老师的复习节奏的行为都是非常错误的,而且一旦错过这段提分的黄金时期,后期无法拟补。
二.知己知彼,制定正确的复习策略。
全国卷物理高考题在难度上按照易中难的比例分配大约为3:5:2,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是自己的复习重点。有的同学认为简单题都会了、中等难度题目思路都有了,不放在心上,错了就认为是偶然,而把重点放在自己不会做甚至连题都看不懂的难题上,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高考看的是总分,一个简单的物理选择题是6分,一个很复杂的题也是6分,做对一个简单的题和做对一个复杂的题得分是一样的,可是付出却是差别巨大的。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把时间重点用在哪些适合自己冲击的题目上,才能通过复习取得更高的分数。
举例来讲,对学习情况薄弱的同学而言,你的目标就是简单的题。如果简单的题都能做对,中等难度和较大难度的题目即使全空着,物理110分也能得33分。
对于学习情况一般的同学而言,你的目标是简单的题不丢分,中等难度的题能抢分。按照中等难度的题得一半算,物理能得60分了,所以你的目标就是重复训练、反复落实简单题,对于中等难度的题要练习思路和规范,难题暂时不要考虑。
对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同学来讲,你的目标是简单的题不丢分,中等难度的题少丢分,难题能抢分。
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为了做对一个难题而错一个简单题就亏了,如果错了两个简单题就血亏了!所以,平时的训练中碰见简单的题,“动手”使劲怼就对了,只是看看不“动手”是很愚蠢的。记住:高手不是能做对难题的人,而是简单题不错的人!
三.协调好做题和反思整理的关系。
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多做题和多反思整理对物理成绩的提高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多做题能让自己对知识、模型的应用更加熟练,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抽象物理模型的能力,加快做题速度,提高正答率。
但是多做题必须配合多反思总结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做完题后,无论做对的还是做错的,都想想这道题考察了哪个方面的知识、模型,从哪个角度考察的,以前做过哪些类似的题目,这些题目有哪些共性的地方。通过多训练、多总结,你会变得越来越熟练、灵活,然后你就会发现,无论是高考题还是模拟题无非就是这些知识、方法,换汤不换药而已。
在题目的选择上要优先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或者老师推荐的题目,这些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几乎没有错题或者无效题,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不走弯路。
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脑子再好不如写一写。
每次考完试跟同学分析试卷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共性的问题:有些题目明明是上课重点强调的,可是学生却不记得了;有些问题看着很会,可是因为没画图或者少分析了一点却做错了;有些题目把方程列出来了可是后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太过相信自己的脑子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平时听课的时候把能理解的记下来,课后多看看;做题的时候能看明白的画画图、写写方程;能写方程的要算一算,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养成严谨的习惯,就能在考试的时候避免绝大部分不该犯的错误。
五.坚定信心,努力向前。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同学们是非常容易遇到瓶颈的。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复习策略是正确的,而且已经很努力了却发现分数提升不大,导致心理焦虑、情绪失落,其实这是很正常的,高中物理知识广、模型多、考查灵活,导致你努力训练的那些内容不一定能考查到,即便考查到了也可能由于理解不透彻、熟练程度不够、细节处理不对而导致出错,所以在成绩上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你的付出。二轮复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当你在成绩上进步不明显甚至原地踏步的时候,不要怀疑自己的努力,你要坚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你的每一次努力都会让你离目标更进一步,因为天道酬勤!
化学: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陈自钦,山东师大附中化学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2019大纲相对于2018年大纲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上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明确要求,更加强调测试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但在考试范围和要求等方面无明显变化,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2017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修订处相当多,而2017年、2018年的高考化学命题中都加以了体现,所以重新研读2017年和2016年相比的修订之处应该能使我们更加明确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动向。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我们重视:
第一、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第二、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下列新增内容: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包括溶度积)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第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的性质,并结合氧化还原进行分析和配平方程式等。
第四、选考部分:物质结构注意价电子互斥理论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以及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有机化学注意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备考建议:
1.复习时注意结合中国古代的化学成就,明确其中的化学原理。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题目仍可能是考查的重要题型,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考查的综合性增强:位置与元素重要特性的关系、物质的用途、半径比较、熔沸点高低的判断等都是考查的方向。
4.利用盖斯定律及键能计算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与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平衡移动,速率与平衡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6.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及电子守恒的应用。
7.化学实验: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能够: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8.工艺流程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重要化工产品制备为主题的化工流程试题:主要涉及流程中原料的处理方法、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改变反应速率的措施、实验基本操作如加热、过滤、结晶等;还会涉及到化学反应原理的问题分析、计算等。一类是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主题的化工流程试题:化学工业流程中分离提纯涉及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常见分离提纯操作(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洗气、渗析等)的步骤、注意常见仪器使用注意的问题、流程中涉及的离子的检验及除杂、反应现象等。
9.有机化学基础:特征的反应条件与现象用于物质推断,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数目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信息的接受、吸收、输出(考查学习潜能),官能团的转化与保护,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构建有机合成题的框架)。
10.物质结构与性质:电子排布式与轨道表达式的书写,未成对电子数目的判断,电离能,杂化与构型,等电子体,氢键,晶体类型及熔沸点高低的判断,晶胞的有关计算。
生物:重视语言表达
代立鹏,山东师大附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三备课组长,理综备课组长,中教一级
考纲解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学科与2018年考试大纲相比,在“考核目标与要求”里面有两个变化:
一是增加了一条制定考试大纲的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中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中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是新增的一条,充分说明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将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生物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是对高考生物试题的考查内容及功能做了简要的阐述,强调“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为2019届考生的复习以及高三的老师在模拟题的命制方面提供了依据和确定了方向。
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上,与2018年考纲相比没有变化,说明2019届高三,作为2017年开始的新课改后的最后一年,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做到了平稳过度,没有做删减。
备考建议:
1、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强化基础,特别是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复习时要做到全面、深入。
2、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高考生物试题在加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明确生物学知识通常以什么形式来考查很重要。
3、加强实验教学。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能推进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历年的高考试生物题中都会有实验题的考查,对于教材中的基础实验,要明确其实验原理、目的、方法、步骤等。
4、重视语言表达。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能科学精准地进行语言和文字表达交流,在回答试题中的“原因是”或“目的是”等题目时,尽量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和教材中的原话来回答,做到语言准确、简洁。
政治: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
于晓丽,山东师大附中政治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2019年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于2018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立德树人的宗旨,考核仍然注重追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在知识积累应用,能力提升和素养养成过程中,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和任务。
政治学科的学习如果仅靠掌握课本和考纲对应的知识,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这和学科时代性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对此要有正确认识,保持战略定力,按根据十九大精神修改的教材稳步推进高三复习。
备考建议:
高三政治复习一般经历三轮复习,即一轮基础知识梳理,二轮知识体系建构,三轮仿真训练。建议高三教学,认真梳理近几年的高频考点,逐个考点扫描过关。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中。
历史:构建清晰的通史知识框架
侯新磊,山东师大附中历史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鲜出炉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历史学科部分与2018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有两点细微的变化——一是命题依据由“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二是考查要求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两点细微变化展现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国家人才选拔考试中的具体要求,也更进一步明确了历史学科在培养合格公民中的学科使命。
作为选拔性考试,历史学科仍将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首要的考查要求,这不仅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准确程度,还包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以及挖掘程度,这主要体现在对于考查范围内的知识点的运用与活用;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这要求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四个角度,通过历史学习与训练,学会阅读、甄别和分析史料,并能够进行有理有据地表达。这种历史学科素养更为明确和突出体现为要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考查目标还进一步突出了历史学科在培育高中生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学科功能,进一步凸显了高考绝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
历史学科上述四方面考查要求具体分解为四大考核目标和十二项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注重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有步骤、有逻辑地获取和解读,找准角度、获取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有效信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辨别、理解、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并能够正确阐释;能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合理观点并进行合理的探讨。
备考建议:
归结到高三复习层面,就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有灵活地调用历史知识在新材料、新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宏观的视野与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需要学生在剩余的四个多月复习中,首先注重主干知识、必备知识的掌握,形成网状、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记忆精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其次根据高考试题特点,打破教材体例,构建清晰的通史知识框架,既要有时间主线的知识串联,也要形成碎片化的单一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
此外,还要重点关注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并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热点,并能使用唯物史观进行价值判断与逻辑分析。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选拔性考试需要,在高考中胜出,也能适应高校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完善的人、国之栋梁!
地理:关注地理知识与现实世界关系
刘长增,山东师大附中地理高三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考纲解读:
与2018年版相比,就文本陈述而言,2019年版考试大纲最大变化在第一部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前言部分,其他的具体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及具体的学科考查领域与方向都没有变化。
2019年版地理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前言部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考核要求的描述由“文化素质”调整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⑵并在考核要求中加入“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阐述;⑶并在试题设计取向中加入了“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
下面针对上面三个方面的变化做一个简要地解读:
⑴从2018年高考命题对“一体四层四翼”这一命题框架的构建来看,对高中毕业生所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考查成为了高考命题的中心思想;就这一点与地理学科的结合来看,包括从2010年以来的新课标版全国卷真题的考查趋势来看,包括“人地关系”、环境伦理、社会伦理在内的道德层面的反思和理解是需要在高中学段教学中关注的方面;同时,“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在2019年版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与地理学科的结合应主要体现在基本的科学研究框架、流程规范及研究工具和思维方法等应在备考中加以关注。
⑵“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阐述也是第一次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从地理学科的考查视角来看,应关注到地理学科的跨学科领域的特征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⑶第三方面的变化也代表了当前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潮流,也就是基于相关境脉的学习实践场的学习被认为是有效的;从地理学科来看,地理学科自身对自然和社会学科领域的融合是其显著特征,关注地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内在关系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高考命题所力求体现的重要方面。
从2010年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新课标版真题来看,每一组真题(包括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试题背景素材都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写实性描述。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版Ⅰ卷36题,试题素材首先给出了我国参与建设的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过程,都体现了对事件或现象本身的真实描述。
备考建议:
1.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和研究考纲,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2010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全国新课标版高考真题,正确地把握复习的方向;以真正做到不误判和有的放矢。
2.借助教材,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和重要的地理命题。借助学习中的绘图表达和表象能力的运用来积极构建合理时空关系和逻辑推理过程,并借助资讯查询、请教他人和实地观察等方式,积极谋求抽象的概念、命题学习与现实事象的对接和验证。
3.在透彻理解概念、命题的情况下,借助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来积极构建不同主题下的概念、命题的内在联系,从而从更为本质的层面上深度学习,形成较强的推理能力和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必修一模块中不同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都可以统一到能量时空差异、转化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
4.从具体的地理学科知识角度来看,透彻而全面地理解每一种地理要素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并在此基础上领悟到人地关系、社会关系等伦理层面上的内涵是内隐化的学习要求。
5.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技术对地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支撑,其在既往的高考考查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个方面也需要在复习中加以重视。
6.在深入学习每一个知识主题过程中形成吻合自身思维风格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