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2017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324万吨,处置的方式主要为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是负责我市大部分区市垃圾处理的主要场所,每年两百多万吨的垃圾要来到这里进行有序处理,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今天我们就将镜头对准填埋场上的“第一挖”王景山。
走进小涧西垃圾填埋场,眼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一辆辆罐车将生活垃圾运到这里之后,一辆辆推土机、挖掘机便立即展开填埋工作。数九寒天,场地上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可以想象夏天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坐在挖掘机里的是填埋运营科科长王景山,在这个岗位上,他已经工作了十四个年头。
与工地相比,填埋场里,相同的施工设备却有着不同的用法。王景山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用挖掘机的铲斗修筑边坡,为了防止垃圾坍塌,同时保证渗滤液的顺利流淌,垃圾山的每一面都有着高达1:3的坡度。也就是水平延伸一米的空间里,高度差会达到三米。艰难的施工环境里,他发明了自己独特的施工方法。
小涧西填埋场的南侧矗立一座盖满植被的小山,这便是几年前封场的填埋场一期工程。当时,为了防止即将到来的雨季影响堆体的安全稳定,王景山带着班组连续奋战三个月,忙的时候二十多天没回过家。
填埋场每天与垃圾、污水、蚊蝇打交道,这份工作,有些时候也要看“老天的脸色”。每逢恶劣天气,王景山都会主动留在现场值班,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家里的事都落在了王景山妻子的肩上。
不仅有一份责任心,王景山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了方便运输垃圾的车辆驶上高坡,垃圾山每提升一层都需要重新修建临时道路。为了减少对库容的不必要占用,他提出在修筑下一层道路时,尽量挖出上一层的筑路材料。小小的建议,令填埋场的筑路材料实现了每年七千立方米的重新使用,十三年来总计为公司节约运行成本高达520余万元。过硬的本领和骄人的业绩,让王景山获得齐鲁最美环卫职工、环卫技术能手等称号。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