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加快创新引领 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01-23 17: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组建“创新驱动实践典型案例课题组”,对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践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课题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课题组通过对中民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北京博鸿安曼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匡达制药厂、成都众一养殖有限公司等10余家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有如下特点:一是聚焦关键领域,聚力技术推动,聚合市场拉动,组织优势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取得了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突出成效;二是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动业务融合发展。三是着力行业深耕,培育特色领域产品品牌。

  课题组认为,在民营企业创新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当前由于受到外部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企业经营普遍困难,项目投资回报率不确定性增加,符合银行放贷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出现银行放贷与小微企业融资“两难”局面。

  二是高端要素支持不够。一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依赖技术引进、简单模仿、延展迭代,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较低,市场潜力有待开发。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优秀企业家稀缺、各类人才短缺问题,一些企业家市场意识、开放观念、创新精神、世界眼光明显不足,经营管理和制度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三是行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持民企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单位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申请手续繁杂,“多次跑腿”现象依旧存在。此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民营经济的融资担保、信用评价、培训体系、信息服务平台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家族企业较多,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与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较低,抗风险能力弱。

  通过本次专题调研和深入剖析,课题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聚力纾困解困,解决民企“痛点”。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扎实推进降成本行动,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推进涉企行政事业零收费改革。二是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小额贷款、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作用,拓宽民营企业多元融资途径,满足“短、小、频、急”融资需求。三是促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统筹协调,完善新兴产业风险分摊、担保和补偿机制,精准帮扶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民营企业。四是关注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创业接班难题,不断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

  第二,聚力创新创优,激发创造活力。以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创业激发民营企业创造活力。一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科企对接、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二是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各类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管理创新,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和能力。三是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使更多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四是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通过降门槛、降成本、拓领域、促公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聚力培育培强,塑造行业品牌。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内强素质、外树品牌,打造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建议实施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策、法律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提升民营企业合规意识、经营水平和诚信度。二是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公开监督机制,对各类不诚信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三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资源集聚和企业集约水平,提高各类产业园区的产出效率。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家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鲜明、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第四,聚力改革变革,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是确保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建议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标准,定期评估营商环境质量状况,了解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受度,倒逼各地环境改善。三是着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定期督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四是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府和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让民营企业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五是加强对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保护,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第五,聚力共生共荣,强化责任担当。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就业稳定、民生改善、食品安全、文化繁荣、资源节约和生态良好,离不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切实履行。一是建议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建议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各级各部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行动中来。(执笔人:常义、陈洁、陈越群)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