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京台基厂的北京市总工会在搬迁期间发现疑似圆明园文物,后主动联系圆明园捐赠石刻12件。
日前,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截至1月11日,市级机关首批已完成35个部门、165家单位主体搬迁。
北京市总工会搬迁前位于台基厂,这里紧邻长安街和明清皇城。台基厂本是朱棣建紫禁城时,为宫殿加工基座石料的工厂。后来,虽然作为工厂的台基厂早已消失,但地名却沿用至今。
北京市总工会在搬迁期间发现疑似圆明园文物。
清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台基厂与相邻的东交民巷沦为列强使馆、兵营等。如今,在这一区域还能看到日、法、德、意等列强留下的痕迹。
此次搬迁发现的疑似圆明园文物,经专家鉴定,8件石刻为清代文物,包含石座1件,石狮1对,露陈墩1件,石绣墩4件,仿制品石鼓墩4件。专家表示,以上石刻均属园林配套陈设。
圆明园管理处表示,虽然此次捐赠文物不属圆明园流散文物范围,但风格与圆明园现存石刻风格近似,与石构建筑、园林环境十分协调。圆明园遗址公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研究,圆明园将对捐赠文物妥善保护,并进一步研究了解清代石刻文物文化。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去年,北京海淀区清河还曾发现圆明园流散文物汉白玉螭(chī )头。当时,这四件螭头在一工地出土,两位市民无意间看到后判断是“老石头”,并立即上前查看。
去年北京一工地出土的圆明园流散文物汉白玉螭头。
因清河距圆明园较近,过去从圆明园到清河曾有道路通行,加上四件螭头材质不寻常,于是两位市民猜测它们是圆明园建筑构件。圆明园管理处得知后,立即联络专家现场鉴定,后被证实此物出自圆明园。
螭头是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多用于古建筑月台,起装饰作用。圆明园此后将流失多年的螭头接“回家”。
2018年10月,封面新闻曾现场报道圆明园首次集中展示37件回归重要石质文物。据介绍,目前由不同单位及个人捐赠给圆明园的流散文物已有四十余件。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圆明园并积极提供相关线索、送回文物,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圆明园管理处表示,流散文物回归和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将继续脚踏实地推进文物回归、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努力完善文物保护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