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2万买“抗癌药”,吃了三个月后竟发现没患癌

2019-01-09 15:45 来源:人民网

  一个售价千元的鞋垫,据称是对罗圈腿、心脏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负离子磁卫生巾,则可以治疗各种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和果汁无异的“本草清液”,却被标榜可以“排毒”、售价千元……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无所不能的疗效,遍布在产品销售的各种话术之中。随着权健事件被揭开,保健品的乱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保健品销售中,无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套路”。

  男子花2万买“抗癌药” 吃了三个月后竟发现没患癌...

  最近,武汉市民王先生

  遇到了烦心事

  骗子卖保健品的套路并不新鲜

  却还是让他和老伴栽了进去

  王先生收到传单

  “全国在普查癌症,

  你们老俩口赶紧来参加。”

  让带着尿液来化验

  一化验说我们有癌症

  不治就会倾家荡产

  “你们得快治,我这里有药”

  老伴一听说得的是癌症就慌了神

  花了两万多买了对方推荐的口服液

  王先生的爱人实打实地吃了三个月

  等他们再去复查时

  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老俩口随后赶紧到正规医院检查

  结果老伴身体非常健康

  根本没有癌症

  他们购买的“神药”

  包装盒左上角有明显的保健食品标志

  王先生直呼后悔

  毕竟他可是把这保健品

  当成了实实在在的抗癌药给买回了家

  “呼吁所有的老年人,

  有病要去医院,

  保健品不是药不能治病”

  她笃信频谱仪,肿瘤却越治越大

  去年11月初,北京77岁的林老太太

  经过医生的诊断

  乳腺癌已经到了晚期

  医生不解

  “怎么拖到这么严重了才来呢?”

  原来,老人去年9月体检时

  就发现了问题

  医生让她马上住院治疗

  可老人觉得

  家里的纳米频谱仪就能应付

  然而,经过理疗的刺激

  肿瘤非但没有减小

  反而越长越大

  直到肿瘤长大到十多厘米的时候

  老人才慌了神,开始去医院就医

  针对老人的情况

  医院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每次化疗,肿瘤都能缩小将近1/3

  5次化疗下来

  肿瘤从外观上基本已经看不见了

  现在老人已经经过了8次化疗

  具备了手术条件

  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的

  李艳萍主任说

  “这样的患者太多了,

  有一些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这些年,她见过很多奇葩疗法

  有在家用电梳子梳肿瘤的

  有用鞋底抽打肿瘤的

  还有贴膏药治肿瘤的

  ……

  千奇百怪的疗法让医生大跌眼镜

  “肿瘤肯定是越刺激它长得越快,

  这些方法都是严重错误的。”

  12万元买了400瓶“神药” 支气管炎拖成了肺气肿

  沈阳68岁独居老人

  陈丽华消费一直很谨慎

  传单从来不接,打折促销也不去

  听楼下“老王太太”说

  社区开了“公益健康讲座”,让她动了心

  这几年半夜剧烈咳嗽,咽喉肿疼睡不好

  她想听听也没坏处

  刚开始,工作人员只讲养生

  一周后介绍拳头产品“净气滋补丸”

  声称其含有大蒜素、蜂胶、蛋白粉等

  多种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滋补品

  专治支气管炎等多种免疫力低下疾病

  “一瓶300元30粒,多买多送”

  “是药三分毒,要靠食疗补”

  这是陈丽华老人的口头禅

  然而,吃了12万元的保健品

  不仅没有医好她的支气管炎

  反而病情严重

  等到住院检查发现

  已经拖成了肺气肿

  沈阳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医生赵立介绍

  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形成了

  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加重期需要药物治疗

  免疫力提高了也不能根治

  揭底:保健品吃多无益还有害

  “很多保健品奉行‘吃不死人’的推销理念,我们卖的保健品一般为几百元,成本仅为几十元,有些假冒的,甚至成本只有几元钱。能不能吃坏身体不好说”,从事保健品销售工作5年,最近打算离开该行业的冯靖宇说。

  据沈阳二级公共营养师顾妍介绍,市面上可见的保健品分为三类:一类是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钙、铁等;一类为中草药,如西洋参、虫草等;还有一类就是所谓的现代生物高科技,如肽、核酸等。

  “理论上,保健品主要是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或获得量不足的健康必需成分,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很多营养品或食品补充物没有经过任何有效检验。比如,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为增效会添加‘如地西泮’,而它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令人强制性昏睡。可该药物用于抗焦虑、镇静,只能作为处方药使用”,顾妍说,“此外,老年人本身新陈代谢功能较差,过多的东西进入人体内反而造成身体代谢负担加重。如果过量服用还可能会打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破坏人体饮食平衡,反而容易造成疾病。”

  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建议,被骗老人不要放弃维权,一旦发现被骗,可以拨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电话“12331”举报投诉。“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会进行调查处理,一旦检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会进行查扣,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这需要老人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老人可以将这些产品交给相关部门鉴定,不要担心子女抱怨或者面子上过不去,降低损失才是第一位的。”

  保健品欺诈十大套路

  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很多老人被骗。中国保健协会2018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而在保健品获得渠道中,老年人自己购买的比例达到了近40%。在购买渠道中,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销、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品。

  保健品欺诈十大套路

  以后遇到这些,不要再相信了!

  套路1:“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

  通过发传单免费送礼聚集老年人,惯用手段是“保健品空盒换鸡蛋”。如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套路2:假称公益活动,增加权威度

  对老年人号称是由某个知名公司或机构举办的公益活动,目的是向老年人免费普及健康知识。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课,实则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3:失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

  “使用3天见效,永不复发”“一周时间,根除疾病”等等保健品诈骗销售中类似的宣传用语是利用老年人担心自身健康的心理以及缺乏辨别能力,诱骗其购买。

  套路4:设置客户门槛,拒绝年轻人登门

  活动地点在头一天晚上才公布,一般时间会提前一天晚上通知,多选在工作日,而且会向老人发放入场券,年轻人不能进入,只能外面等候。

  套路5: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信息

  进门前,销售人员会让老年人填写基本信息,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信任感,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您是自己走过来的?”“您老气质真好,以前是老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预估购买力等目的。

  套路6:“专家”“医生”依次上场忽悠

  请“医生”和“专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讲保健品的成分和效果,引起老年人兴趣。在“医生”和“专家”的双重游说中,一些老人就会心动进而购买。销售产品时再给些优惠、折扣,利用老年人迷信权威的心理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推销产品。

  套路7:安排“购买使用过的老人、老客户”现身说法

  一些同龄“老人”现身说法,他们会说自己是XX保健品的会员,效果确实好,有活动,有优惠,有特权……一番讲述以后,本来半信半疑的老人听到自己的同龄人、老朋友都这么说,便会打消顾虑。

  套路8: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销售人员陪老人回家取钱取卡,一路服务到底,直到花钱消费。对于被确定为重点客户的老人,经常采取“亲情回访”,买水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兴,花钱买点保健品很简单。

  套路9:“免费旅游”实则大卖产品

  组织老年人到景点或者公司旗下山庄“免费旅游”,名义上是回馈客户,实际上是企图“洗脑”,渗透保健品的效果。其中最有迷惑性的“大招”是带老人参观生产车间,让老年人亲眼看到真材实料的保健品生产出厂,以侧面证明其宣传“所言非虚”。

  套路10:“高息存钱理财”买保健品还有折扣

  这是比较新式的保健品欺诈“套路”,销售人员会鼓励老年人往销售公司“存钱”,给较高额度利息(比如年息10%甚至更高)。此外,“存钱理财”的老人购买保健品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更大折扣。但一般钱存进去,便有去无回。

  人民日报:保健品,别随便“忽悠”成药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万能神药”,这应是一个共识和常识。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让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正常治疗;有的以免费体检、旅游、讲座等为幌子,打亲情牌推销产品;有的许以高额返现、多买多赚等承诺,设置消费陷阱骗取钱财……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变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工具,给病人乃至家庭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改善健康,决不能成为一门只顾赚钱的生意。

  我们需要提倡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这种朴素的情怀,决不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任何故弄玄虚、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都是对科学的曲解;任何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话”,都是对成功的歪曲。

  健康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对任何企业和任何人来说,都需要绷紧心中的弦,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小编最后提醒

  保健品不是药

  声称能治病的保健品肯定是骗人的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