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23时3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
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旧年近暮,新岁将至的时刻。
从字义上讲,“大寒”应该比“小寒”冷,但实际上在我国多数地区“小寒”要比“大寒”冷,因此才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小寒,即是“月初寒尚小”的意思,但在阴寒的地表下,仍有着蓄势待发的阳气。鸟雀开始渐渐北归,农民也要培土施肥,为开春做好准备。
寒暑交替的天时更迭,也将在小寒后到达终点,开启下一个循环。
“冷在三九”:
“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在此节气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小寒分三候:
一候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二候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gòu),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腊祭—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小寒即是腊月的节气。
“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一番。
《康熙狩猎图》
—冰戏—
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
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金廷标《冰戏图》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这天都会煮菜饭吃。
菜饭的品种亦很丰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食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要食糯米饭。
这与他们讲究食疗有关。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糯米饭太糯亦不好,一般是六成糯米和四成香米搭配,把腊肉和腊肠切碎后炒熟,加一些熟花生米和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阳气长,喜鹊首巢中”。小寒时节初生的阳气使鸟雀腾飞,但对于人来说,却是最后一段苦寒的开始。
1、起居保暖
虽然小寒是“寒尚小”,但其实在往年的记录中,小寒时节的气温基本都是一年中最低的。所以更要注意起居保暖,免受寒邪。
中医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受了寒邪,到了春天就会生“温病”,也就是以发热为特征的一些外感急性病。
古时女子有一种被称为“昭君套”的保暖小物,是把条状的貂皮系在额间,保护好头顶的阳气
像气血薄弱的颈部、膝盖和肘等关节处,都是人体的机窍处,有很多穴位,一旦受到风寒侵袭,容易会落下病根,所以在室内要防湿,在室外要防寒。
2、膏方进补
小寒正处于三九之间,是一年中最适宜进补的日子,除了艾灸和三九敷贴之外,也可以口服膏方进补。
膏方最早可追溯至汉唐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膏是最早记载的内服膏方
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制成的成药,有外敷和内服的两种。
膏方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很适合有贫血、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在冬季服用。
但要注意,大腹便便的痰湿体质人士和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膏方。
3、长养阳气
冬季虽然是养藏的季节,但不是说就不能运动。《黄帝内经》认为,此时节的外邪有风、寒、湿三类,会让人关节僵硬,所以最好进行适量的室内运动。但冬季运动要注意“无泄皮肤”,避免会导致大汗淋漓或皮肤裸露面积大的运动,比如冬泳要穿皮肤衣。
《遵生八笺》中提到一种“小寒坐功”,是小寒时节非常合适练的功。
“小寒坐功”对腹胀、嗜睡、身体困重有作用。
具体练功方法是:右腿压于左小腿,左手按在右脚掌上方,右手手心朝上,用力上伸,然后交替左右手足15次,全身放松,深呼吸吐纳9次,上下牙齿相叩36次,再把口中唾液缓缓咽下,即将津液下送丹田。
五谷为养,食粥补人
小雪之后,人体气血从体表收回到五脏六腑之中,多食五谷有益养神。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小寒处于三九前后,此节气需暖肾以固阳气,温脾以增卫气,糯米、黑米、蘑菇等都是健脾理气的食材。
天寒,更要吃暖食,热汤、粥、面等五谷,养人精神,很适合冬日食用。常常身处暖气房内的人,宜吃些清热食物,如萝卜、黄豆芽、菠菜、芹菜、白菜、豆腐等。
生鲜食物含有大量湿气,脾胃不好的人冬季最好不要多吃。
冬季饮食也应该以“守藏”为主。脾喜燥恶热,胃恶寒凉,生冷寒凉食物如海鲜、生蔬菜等,对脾胃很不利,另一方面,也会加重血液粘稠度,导致冬季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小寒时节,一碗温热的粥食是最合适不过的,北宋张耒称之为:“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法也。”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三道简单宜人的粥谱,让我们的饮食更“粥到”一些吧。
小寒粥谱
1、羊肉粥
①羊肉去筋切丁,山药、芹菜切丁,备适量葱姜蒜
②大米放冷水浸泡十五分钟后,加水熬煮
③起油锅炒葱姜蒜,爆香后炒羊肉至变色
④加入粥中搅拌,放少许盐
2、花生红枣黑米粥
①黑米和糯米提前用冷水泡2个小时左右
②再将黑米、糯米、红枣、花生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③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制40分钟,可以加少量冰糖
3、美龄粥
①糯米和粳米混合后浸泡,山药洗净蒸熟
②水和豆浆加热至沸腾,导入混合米
③山药去皮撵成泥,倒入锅中,小火熬煮40分钟
小寒
吴藕汀
众卉欣荣非及时,
漳州冷艳客来贻。
小寒惟有梅花饺,
未见梢头春一枝。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微雨
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爱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搜狐健康等。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857020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