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向世界敞开怀抱,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逐渐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外资数据从0开始,迅猛上升到822亿美元,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昌凤臣家中,一张张赴外推介、外资签约的老照片,见证着外资进入青岛的足迹。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利用外资起步于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虽然数额不大,却为青岛经济起飞打下了基础。
1984年,伴随着青岛获批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也拉开了青岛外商投资的序幕。1984年,全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业;1989年,全省首家外商独资企业青岛正大有限公司实现注册。成立于1986年的青岛星华粮油食品公司,是西海岸新区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经过30多年发展,企业产量增长10多倍,销售额增长40多倍。看好青岛的发展前景,企业计划在青岛新投资一家工厂。
凭借明显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青岛成为许多外商来华投资的首选。1993年我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351家,创历史新高;2003年至2008年,青岛市每年利用外资从16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与此同时,外资投资的领域也更丰富、更优质。
从2011年到2015年,青岛利用外资额连续跨越30、40、50、60和70亿美元5个“十亿台阶”,招商引资模式实现了从政策优惠型向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转变。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已吸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际隐形冠军企业2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超过30亿美元。这得益于当地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配套。
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在营外商投资企业6713家,总投资额822.3亿美元,累计引进14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78个。从0到822亿美元,外资变化的背后,折射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环境优化、城市能级提升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