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开放的青岛,芳华尽展,盛意盎然。
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14座城市被定位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
青岛,这颗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40年来,从利用“走出去”与“引进来”打造中国“品牌之都”,到兴起科技、文化、旅游、体育全方位对外开放,再到实施“国际化+”行动,开放范围更大、领域更广、层次更深。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国际盛会的召开更是让这座城市绽放了无限光华。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开放的青岛,芳华尽展,盛意盎然。
对外开放累积厚实城市底蕴
青岛海尔的不少老员工都记得,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不仅发不出工资,还亏空147万元。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上任后带人到德国利勃海尔引进先进冰箱生产技术,拉开了海尔铸就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的序幕。
今天的海尔交出的成绩单让人振奋: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4个工业园、108个制造工厂,产品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海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5%,居全球第一,这是自2009年以来海尔连续第9次夺得全球第一。
对外开放成就了海尔,也是青岛这座城市积累底蕴的澎湃动力。
1984年中央作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青岛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当年,青岛市就提出要把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作为对外开放的突出重点,把技术引进与老企业改造紧密结合起来。”
——青岛市商务局副巡视员徐健
很快,青岛一批制造业企业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中迅速成长起来,以
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为代表,青岛制造以高品质闻名海内外。
品质铸就品牌,青岛市累计培育68个“中国名牌”、580个“山东名牌”、709个“青岛名牌”、798个“专精特新”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之都”。
品质过硬,走出去底气十足。伴随飞驰到世界各地的高铁列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品质轨道交通装备受到越来越多海外市场热捧,引来不少“回头客”。
2016年,中车四方拿下846辆车、13亿美元的芝加哥地铁订单,创下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地铁车辆最多的纪录。“我们正在芝加哥建设首个海外地铁总装和试验调试基地,预计11月份投产,实现本地化生产。”中车四方副总经理李永乐说。
如此多的企业在青岛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积极探索企业“走出去”路径,在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广大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巧妙参与国际分工,深挖“一带一路”富矿。它们在开辟自身生存空间的同时,输出了打着鲜明青岛印记的资本、人才、技术,成为青岛国际化的先锋。
马来西亚吉打州地处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一家来自青岛的民营企业——鲁海丰,正致力于在这里建设占地25平方公里,集渔业商业码头、交易市场、冷藏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补给整备基地、配套商业行政办公、住宿培训休闲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化远洋渔业基地。目前,全市共有10家远洋渔业企业与12个国家建立远洋渔业合作项目,其中在缅甸、刚果(布)、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马来西亚等地建设了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
青岛建筑企业深耕海外市场多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初步形成了南亚、西亚、东南亚三大运营区域的战略格局。青建集团是青岛企业“走出去”的“急先锋”,迄今承揽海外工程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枝独秀不是春。依托青建集团海外发展优势,青岛创新实施“青建+”模式,以其海外布局为主体,重点推广“青建+国际市场”“青建+重点项目”“青建+产业金融”“青建+现代服务”等新的“走出去”发展模式,加强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抱团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资金平台、贸易平台和对外承包平台。截至目前,“青建+”模式共计为1500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带领近50家企业开启国际业务。
40年开放披荆斩棘,百年青岛勇往直前。
截至2017年底,青岛与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与全球69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542个,投资总额达295.5亿美元,涉及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
对外开放让青岛的底蕴越积越厚:2016年,青岛成为山东首个GDP过万亿元城市。当年,青岛国际贸易总额达到1005亿美元,首次跨过千亿美元大关。
3月2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码头,参加2017-201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青岛号船员向送行观众挥手道别李紫恒摄
“一带一路”融入“国际朋友圈”
经贸往来是“一带一路”的基石。主动伸出友谊之手、用心讲述“青岛故事”、推广城市品牌、共享发展商机……青岛用一场场“丝路对话”搭建起与世界合作的新平台。
迄今,青岛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欧亚非洲30个国家举办40余场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经贸活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有效搭建了境内外政企间双向对话投资合作平台。
全新的路径,需要全新的布局。青岛着力完善优化全球经贸合作战略布局,推动与世界上75个城市(省、州、商务机构)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中国香港建成7个青岛工商中心,编织起一张广阔且缜密、畅通且高效的全球合作网络,有效提高了青岛作为“一带一路”双定位城市的知名度,切实推动了青岛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经过多年耕耘, “一带一路”沿线已经成为青岛最为重要的进出口市场和境外投资地。
青岛在贸易方面的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国际人才来到青岛。
面对雾霾,有没有一种通风效果佳又能阻隔PM2.5的纱窗?在青岛国际院士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希拉姆·罗摩衍那利用纳米材料研发的防雾霾纱窗,已在当地实现产业化生产。
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的一层展厅里,墙上悬挂着院士港自2016年成立以来签约引进的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院士照片。“签约院士中,外籍院士超过70%。院士港确立了‘三三制’原则,即中国籍院士、华裔外籍院士和纯外籍院士各占三分之一,目的是吸引更多海外院士项目在国内、在青岛落地,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国际创新驱动力。”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
青岛国际院士港是青岛筑巢引凤,兴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缩影。近年来,青岛市在科技、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搭建平台,吸引国际高端资源入驻,融入“国际朋友圈”。
在青岛电影博物馆,可以看到古朴的胶片放映机、各式泛黄的电影海报、胶片老电影放映……这个当年德国水兵俱乐部的旧址,已经被打造成1907光影俱乐部,诉说着青岛与电影的百年情缘。
青岛市文广新局文艺处处长宋小伟说,去年青岛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首个“电影之都”。
青岛正在通过电影这座桥梁,与72个国家、180个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实现常态化交流,提升文化产业开放和发展水平。
如今,投资500亿元建成的青岛东方影都已与传奇影业、狮门影业、影盛影业、极光影业等多家好莱坞电影企业签约,《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疯狂的外星人》等多部大片在此拍摄。预计将来每年有30余部国际大片、百余部国产影视作品在此拍摄。
邮轮旅游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青岛港在布局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建起邮轮母港,打造中国北方邮轮中心。“欧罗巴号”“喜悦号”“抒情号”“新世纪号”“新金桥5号”……自2015年开港以来,母港吸引220航次邮轮到访,接待出入境邮轮旅客23.05万人次。
“下一个邮轮行业的黄金期将出现在东海之滨,而青岛在中日韩航线上非常有优势。”
青岛市旅发委规划处处长闫毅
同时,以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为契机,青岛成功打造“帆船之都”: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7次到访,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国际品牌赛事纷纷登陆,“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青岛国际OP帆船营等自主品牌赛事快速成长。
回看历史,眺望未来。1897年,德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胶州湾的大门,苏醒的青岛敞开胸膛,拥抱世界……从空中俯瞰,青岛地势从西向东逐渐升高,一直延伸到我国海岸线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崂山,正犹如不断隆起的对外开放高地。
上合注入打造国际城市新力量
红星化工厂搬离市区,厂区的镉污染场地怎么办?青岛市环保部门借鉴国际先进土壤修复技术,对这片场地进行污染治理与修复。今年2月,该项目一期工程通过专家评审。国际化元素渗入青岛的城市土壤中。
这是青岛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的生动实践之一。2016年以来,青岛成立高规格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由书记、市长担任主任,并以“
国际化+”行动计划为抓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标瑞士少女峰等世界一流景区建设崂山旅游风景区,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服务机构外籍雇员制试点,对标好莱坞建设国际影视产业基地,促成德国青年足球训练体系全面进入青岛……
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说,“国际化+”采取双年制跨年推进模式,2016年至2017年,对标新加坡、伦敦、日内瓦、上海和深圳等国际国内10个高水平国际化城市,青岛市共确定100项重点工作,从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国际城市战略。
有付出自然收获满满。普华永道研究编制的《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年度评估报告(2016/2017)》认为,青岛已经从初级国际城市,成长为承载着地区经济中心、国际资源聚集地和对外交流门户等职能的较高等级国际城市。
如今,已经召开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正给这座城市带来崭新的开放力量。
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已与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共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并开通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蒙班列、中韩快线和东盟专线5条国际班列,累计到发班列4600列、61.1万标箱。
今年4月8日,商务部正式同意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必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乃至青岛在上合国家中的影响力”,马卫刚说。
此外,青岛志在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去年,青岛港集团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港口航运、物流、港航金融、航运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合作,做大做强国内外港口业务,实现资本、服务和管理输出。
上合峰会一系列深化“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举措即将成型,这将给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
青岛市市长孟凡利说,青岛市将与亚太地区主要国际城市在金融、交通、旅游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使国际往来更便捷、要素流动更便利,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现代化城市品质,奠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基础,初步实现新型国际海洋名城的目标。
总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五四广场边上,繁花开放正鲜艳。青岛,必将乘着上合峰会的东风,向着未来继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