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干:古丝绸之路上的石头城

2018-06-03 17:53 来源:青岛新闻广播FM1076

  2004年6月17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成员国元首正式启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签署批准了《塔什干宣言》、反毒合作协议等多份重要文件,设立上海合作组织日,给予蒙古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塔什干峰会标志着成立三年的上合组织正式结束初创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塔什干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达1500多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塔什干”一词在乌兹别克语中是“石头城”之意,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中国古代典籍称此地为“石国”。

  这里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日照充足,还有“太阳城”之称。

  塔什干地处地震活动带,屡遭震害。1966年4月26日清晨的一次强烈地震几乎将全城变为废墟,使30万人无家可归。震后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在市内广场上矗立起一座特殊的纪念碑,以使人们永远铭记住这场重大的自然灾难。一块巨大的方石,一面带有裂缝,另一面刻有一个钟面,指针指在5点24分,即地震突发的时刻。

  塔什干最主要的名胜是"纪念广场"。

  1999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发布命令,把每年的5月9日改为"纪念日和荣誉日",把塔什干市中心的"无名烈士广场"改为"纪念广场",修建了哀伤母亲纪念碑,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和为祖国自由与独立献身的先辈们,碑前燃有长明火,

  两侧是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木雕长廊,廊上象征性的荣誉簿里刻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乌兹别克斯坦公民的名字。根据乌总统令,在乌全国各行政中心城市均修建了类似的纪念建筑。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