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系列访谈(三):海洋新功能

2018-03-01 13:16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们知道,山东是海洋大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做好海洋这片大文章。刘家义书记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也专门提到:海洋是一个最大的新动能。

  那么,目前我们青岛乃至山东,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我们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李乃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青岛资深海洋专家

  如果说海洋科技队伍,我们堪称世界一流。是人才的聚集在一个城市,有这么多海洋单位,这么多全天候的海洋科技人员。放眼全世界,我们也是有自信的。我们是最多的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有大大小小,二十多艘海洋调查船,就是新型的,现代化的,五千吨级的,包括正在建造的,就有七八艘,这个量级超过全世界总和,所以也是世界一流。包括这些深潜器、“蛟龙号”、“海龙号”、“强国号”,都集聚在咱们青岛的深海基地,这也是世界一流的。

  本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大会专门提出:着力在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十强”产业中,有五个新兴产业,其中之一就是“智慧海洋”产业。

  那么,西海岸新区在“智慧海洋”产业方面,准备如何发力?

  隋斌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

  海洋的一些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海洋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来引导我们一些产业。比如说我们航运,我们的海洋渔业,更往精准和信息化方向走,更广义的一个智慧海洋,我觉得就是在新旧动能转换。提到的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的问题。产业智慧化就是,我们海洋经济这么多领域,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们海洋的各个领域,一二三产都有很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产业的智慧化问题,第二个智慧的产业化,就是我们围绕着海洋大数据,进行一些深度的开发应用,以此搭建我们,来支撑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平台,从而把我们这个海洋大数据,做成我们一个高端的产业领域。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人才非常关键。海洋国家实验室是一个高端的创新平台,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光局限于山东和中国,而且已经把引才的目光投向了全世界。

  王栽毅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国家实验室我想首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整合海洋科技力量,特别是整合以青岛为主的海洋科技力量,实际上是凝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海洋科技人才,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因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海洋科技创新离不开顶尖的海洋科技人才。我想实验室在这方面,应该说走得不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地球上80%的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山东,海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我国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都从青岛兴起,众多的“国字号”海洋科研院所和国家级平台都落户山东。希望我们把握这次“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让海洋这个最大的新动能,更加夺目,更加澎湃,增加耀眼。

  今晚的会客厅,我们邀请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青岛资深海洋专家李乃胜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做客节目,谈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海洋优势。每天早晨八点,您可以通过青岛人民广播电台FM107.6进行收听、也可以在蓝睛新闻客户端进行收看。同时,您还可以通过MY1076微信平台和我们互动。

  刚才说到今天我们节目的关键词是海洋,那我这里有两组数字,其一是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海洋的生物,占全球生物总量的80%以上,咱们中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域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们知道山东也是一个海洋大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做好海洋这篇文章,刘家义书记也曾经说过,海洋是最大的新动能,都说海洋经济,那么海洋经济到底都包括哪些内容,王主任,您怎么看?

  海洋经济可能包含的内容,是国民经济里面最多的一种门类,包括它的制造业,我们海洋装备制造,养殖渔业这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传统的海洋产业,传统的,同时也包括海洋的港口交通,这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同时还有我们滨海旅游,这也是青岛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这几个是我们现在比较传统概念上的海洋的一些产业在一些战略新兴产业上,比如说海水淡化综合利用,这可能是属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海洋的科研教育服务业,也是这些方面等等,大概林林总总,数数大概十四五个门类,共同构成了海洋经济,这样一个大的产业体系,隋区长是西海岸新区的副区长,您就分管海洋经济,您对海洋经济怎么理解?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我们一产二产三产来分,海洋经济都包括海洋一产就刚才讲到的海水养殖生产,对,包括远洋捕捞,这都算海洋一产,二产就是海洋制造,包括刚才提到的海水淡化海洋生物装备制造船舶海工制造,这都算第二产业,海洋三产就是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海洋文化交通运输港口物流包括金融海洋金融,这都算海洋三产,应该说王主任和隋区长,对于海洋经济整体的内容,大家有很多共性,我不知道作为李院士,在您的角度来看,您怎么理解海洋经济?咱们青岛的海洋经济,在您眼中,您如何评价?

  我们的现状到底怎么样?

  我本身不是学经济的,从外行的理解来说,传统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加上现代的,像海洋药物,这种代表的分子水平的生物技术,以及像现代造船业,包括那一些现代海工装备,海洋工程,这些新兴产业加起来咱们统称为蓝色经济,那就是海洋经济,或者简单地说一切源于海洋,用于海洋的经济过程实现的这个经济行为,都叫海洋经济,青岛是山东的龙头,这个地位不可动摇,那么山东又是全国的海洋经济大省,那某种意义上,青岛就应该是全国的龙头,事实上也堪称为全国的龙头,我们正在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就是蓝色跨越,但是呢,也看到一些问题和差距还有不足,对,说到底,最关键的是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不够的问题,青岛山东乃至全国,共性的问题是海洋经济总体上,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新兴产业规模很小,许多经济性苗头,但是话又说回来,您说传统产业这块,好,传统产业发展这么多年,要从山东整个全域范围来看,传统产业,青岛好像并不是,在山东省显得那么有优势,对,那对我们来说也存在,一个把握机会的问题,谈到传统产业,鱼盐之利,这是最传统的,就说打鱼晒盐,那么现在说,从量上看,都不在青岛,晒盐在潍坊,卤水化工业以潍坊为主体,要是水产业,一个县级的荣成市的产值,基本上能赶上整个一个,地级市的青岛,甚至副省级城市的青岛,这确实是事实,但是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全国在看青岛,比如说,海洋药物,一些优良的海水养殖苗种,重大的海洋工程装备。

  深潜器各种类型的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这些东西,把握优势,也要看到我们的问题,隋区长是西海岸新区的副区长,您分管蓝色经济,那么对于西海岸新区来讲,它是我们国家批复的第九个新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新区,2017年又规划就是我们在2020年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要达到35%,2017年我们的数字是31.7%,那已经很接近,退回到五年以前,2013年,我们当时的占比是21.8%,青岛市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应该在不到30%28%左右,所以现在西海岸新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是龙头和引领的作用,应该是最突出的一个支柱产业,其实要说到海洋经济不断地提升,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让海洋经济发展起来,就离不开一些项目的支持,比如说王主任所在的海洋国家实验室,它落户到青岛,对青岛来说意义非凡,应该讲是青岛科技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叫“问海十八年历经三代人”,据说这个国家实验室,在一个领域只有一个,一个领域只会建一个,也就是说海洋国家实验室,独此一份。

  对,独此一份,这么这一次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里面,也把国家实验室提出了,部署了很多很明确的工作,我们现在有五大战略任务,那这五个任务方向,也分布在不同的领域,我们在青岛的崂山,我们青岛的市南,那毫无疑问,那是我们的科研活动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我们的海洋所海大一所,包括西海岸新区,那么西海岸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装备力量,我们现在在和中船重工一起合作,在发展我们的水下智能装备制造,过去传统的水下装备,大概来讲是在两千米左右,这个就已经是不错了,那么现在在国家实验室,我们和中船重工一起,做水下4500米到6000米,这样一些深海的无人船,无人的水下滑翔机,包括大型的运载装备,这些就是和中船在进行合作,同时还在做的一项工作,我们把所有的,现在我们的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全球到目前为止一共大概是四千万个,借助于我们的超算,我们就把这个药物的筛选,由过去传统的实验室里面的瓶瓶罐罐,改为了在计算机上的模拟运算就是过去我们叫找药,现在我们是直接在计算机上算药,算药以后,整个发现药物的效率,就从过去传统的十几年提升到了两年,现在两年需要算完的这些数据有可能到时候,就是不到半年,我就可以拿出一些非常管用的好用的一些东西,那么这些药物一旦选定以后,我们下游的这些实验室,就可以围绕着这些选出来的这些分子化合物,进行成药性的后评价和后评估,然后直至到成药整个对制药业这个带动,是提升了8到10倍这样一个效率。

  的确促进海洋创新,包括海洋科技的发展是需要这样一些平台和载体,而且需要聚集一些这样的人才,像您刚才说到的,包括一些先进的装备,包括一些有集聚性的实验,这个都需要搭建若干个这样的平台,海洋国家实验室在全国独此一份。

  但是像类似于海洋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平台,那么在西海岸新区这样一个,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量上的聚集,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西海岸新区这几年也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创新源头上,现在在国内海洋领域,比较知名的几所高校,现在都已经纷纷开始向在西海岸落户,比如说哈尔滨工程大学,它的船舶是非常强的,再就中国海洋大学,这是在海洋领域我们国内第一的高校,再就是中科院的青岛科教园,中科院要把它在海洋领域,十几个研究所都要向西海岸来聚集。在这儿要建成一个海洋的大科学研究中心,这是高校方面,再一个,在海洋科研机构,现在,刚才提到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它的海洋装备研究院,已经落在了西海岸新区,未来它也要把它的相应的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也往这,装备研究院里面聚集,现在已经跟我们科学实验室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有了合作,合作得非常深,它的有些团队,可能现在在我那儿开始工作了,就我们刚才说的,人才的新机制,双平台工作,只说一件,国家实验室我想,首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整合海洋科技力量,特别是整合以青岛为主的海洋科技力量,实际上是凝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海洋科技人才,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因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海洋科技创新离不开顶尖的海洋科技人才,我想实验室在这方面应该说走得不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凝聚人才,对。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也是在这次,新旧动能转换方案里面提到的就是在西海岸我们要建设海上实验场,这个实验场建成之后,会吸引国内外其它的一些,科研机构到这儿来聚集,我们非常可喜地看到,这样的平台有大有小,但是形成一定的聚集,互相之间建立这种联系它产生的这个作用是几何式的,好,说到这儿。

  有听众朋友通过微信平台MY1076参与我们的节目,来关注一下,看看大家有什么样的问题,想和直播间的嘉宾来进行交流,首先来看一下网友“小山药”说,听说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在推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设,这也是全球第三条大洋钻探船,目前“梦想号”的进展怎么样,如果建好之后,会像“蛟龙号”一样把青岛作为自己的母港吗,王主任?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是我们现在协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市政府共同在国家发改委推动相关的一些立项工作,那么这艘船建成之后,它将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地幔的伟大梦想,从美国的“决心号”建成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大洋钻探的历程,后来又有日本的“地球号”,那么这两艘船对整个海洋探测,尤其是深远海的探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地学,在海洋矿产发现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们目前国家也到了建设我们海洋强国的时候,所以前期在国家实验室的推动下,我们在和中国地质大学一起推动,这个大洋钻探船的立项,今年2017年年底,最终这个立项工作,我们写了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克强总理的批示,现在讲这个立项工作,应该说进展得非常顺利,如果建成之后,这将是中国海洋领域,又一个航母级的国之重器,我想到那个时间,我们的蓝色硅谷有了这个科考的国之重器,放在了蓝色硅谷,同时西海岸有我们的“辽宁号”,有我们的航母,也是国之重器,放在西海岸,青岛无论是从科技,还是军民融合来讲,在全国的龙头地位,就像刚才李院士讲的,那可以更加稳固,而且更加不可撼动,那可不可以预期到,您说的这一天,大概距离现在有多远?大概是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半以后差不多,对,那其实对我们青岛整个海洋装备,包括海洋创新,会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局面,对,另外再看一下网友“天问”,来看看微信平台,网友“天问”说,海洋产业是山东的支柱产业,也是未来的重要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应该从海洋产业开始,是,海洋产业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细分的行业门类有二十多个,所以说海洋产业,未来的这个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对,这也是刘家义书记说到,海洋是目前最大的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海洋作为最大的新动能,首当其冲,对,再来看一下网友“ZONGXU”,他说思想再解放,意识再超前,重点在落到实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地位也很显赫,大家对西海岸新区确实也寄予厚望,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勇于担当我们作为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承担的责任,刚才说西海岸新区是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龙头,那青岛应该说是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龙头,现在我们在青岛落户的大大小小这样的平台,聚集了相关的资源人才,那么在山东省的全域,我们在蓝色经济发展中,像青岛这样呈现的这种状态,在山东省全域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李院士?刚才我说两个字,龙头,这应该说是,不光是省内公认,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就是青岛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是全省的龙头,那么海洋科技来讲,可以说一体两翼,青岛为龙头,一个就是渤海岸的,潍坊,东营,滨州第二个分支黄海岸的,就是威海,烟台,日照,形成一个区域创新体系,但是龙头在看青岛,第二个层面,素有海洋经济的领域,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高新技术,全国都在看青岛,比如说海水优良苗种,哪里推出来?青岛,咱们说蓝色经济五次浪潮,是诞生在青岛,发展在山东,最终推向全国,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改变了整个养殖的品种结构,给全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一个目标,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让老百姓的餐桌菜,吃上了过去高档的贵族鱼,那么这些青岛的科技地位,龙头应该说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也值得肯定的,下一步还是说回来,努力的目标,如何把科技的这种创新能力,转化成产业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我们接下来急需解决问题的,而且这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如果以海洋作为一个重大的切入点的话,那么这是我们山东面临的一个整体问题,好,我们稍事休息,稍候回来再聊。

  这里是“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题访谈,我是主持人李莉。今天我们节目的主题是海洋,青岛提出了建设国际海洋名城。习总书记也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了多处青岛元素,比如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这些都是我们青岛海洋的骄傲。我不知道李院士,在您看来,目前我们青岛乃至山东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我们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说海洋科技队伍,我们堪称世界一流,世界一流,对。就人才的聚集在一个城市有这么多海洋单位,这么多全天候的海洋科技人员,这个没问题,这个放眼全世界我们也是有自信的。对,我们是最多的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有大大小小二十多艘海洋调查船,就是新型的、现代化的。

  五千吨级的,包括正在建造的就有七八艘。这个量级超过全世界总和,所以也是世界一流,包括这些深潜器,“蛟龙号”、“海龙号”、“强国号”都集聚在咱们青岛的深海基地,这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确实,我们的科学发现,在某些领域,可以说跟国际上,或者说并行甚至到了领跑。但是我们的产业发展水平,我们的科技支撑能力,我们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或者说一定的差距。刚才我说了一句,你像航母的母港在青岛,但是航母的制造基地不在青岛,为啥?基础创新科技含量问题。我们的这么多海洋考察船,每一条船,甚至国家投资都六个亿,这么大的盘子,那是巨大的造船产业,但是没有一艘是青岛造的。哪里造的?上海,武昌,为啥?它科技含量高,不是一般的货船厂那么简单,包括我们的产业,一些新兴的科技产业,许许多多科技成果是青岛人创造出来的。但是产业的发源地可能并不在青岛,这就说,第一个我们是装备短腿,第二个我们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想这两个重要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青岛经济发展,也是这一次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目标。刚才李院士讲到了,我们有这么多的科研力量,我们有这么好的科研装备,我们也有很多很好的成果,但这些成果要把它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有这种从技术孵化成产品,从产品再诞生产业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技术的转化和转移的。这个体系建设,那么这里面,无论是从我们技术转移的平台,我们的孵化,创新创业的这种孵化平台,我们公共的技术服务体系,这些建设都对技术在我们青岛市能转化成产业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你产业的发展一定需要空间,就是首先你要做规划,包括海洋带、海洋功能区,包括我们一些以海洋为特色的园区的规划。有了空间、有了技术、有了人才、有了我们技术转化的体系、有了我们政策的支持,相信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就我们新的动能,会不断地诞生。西海岸新区只是山东省的一个很小的点,那么具体到山东省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在寻找差距。首先要看到差距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那您觉得我们这个差距在整个全省范围之内我们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李院士。青岛现在除了这些海字头的院所高校,包括一些不挂海字头的院所高校也都设立了二级的海洋学院,海洋系,海洋学科。笼统地说,全天候的海洋科技人员,大概能到一万五千人。第一个问题,其中大概85%以上是做公益性的海洋基础调研研究。他们去考察南北极,他们去调查四大洋,这里面他们的目标就是《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SCI(《科学引文索引》)写论文。这些东西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可能能变成生产力,但是短期内不是可转化的成果,就是15%。这个数量也不小了,如果按一万五千人算,也两三千人了。这两三千人面向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力量,但做得我们并不理想。为什么呢?我就想突出表现在一个叫衔接错位,一个叫项目饥荒。有些企业说我有钱,我找不到好的项目。科学家说,我很多项目,我找不到钱,找不到投资,缺少对接的平台,找不到投资。错位,衔接错位,政府我们给你各种展会,让你来谈,给你提供好多好多方便,结果开会轰轰烈烈,会后平平淡淡。为啥?核心核心的问题。比如说产学研结合我们喊了二十年,真正有效的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说这一次新旧动能转换要思想再解放,要改革再深入,就是这个意思。过去说,咱们说句通俗的话说,产学研结合开始阶段,一听,好成果,好项目,前景很辉煌,就同心协力,大家一块儿干。干着干着,或者出问题了,或者遇到变化了,开始相互抱怨。企业家认为你这个成果根本就不行,科学家认为你这个企业光想自己赚钱,就没想到发展成果。可能这里面牵扯到各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青岛从政府管理层面,如何解决灯下黑,如何解决人才成果,墙内花开墙外香的问题是一个政府管理机制。如何对科技成果转化,不是单纯地我给他多少钱,现在钱并不那么重要。我要10%,提到20%、30%,你可能提得再高也不一定发挥作用。为什么?没有真正用到实处,每一个成果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您说到政府管理能力这方面,隋区长,你就是政府的一员,您怎么看,您同意李院士这个观点吗?

  李院士给我们提出了努力的方向,需要我们确实用创新的思维来研究一些新的(问题),而且是市场化的方式激发这些科研人员。他这种创业的激情同时也让技术和企业,或者企业成为一个创新成果产业化、利益的共同体,这样大家会往一个方向去努力。非常对,我说的是政府层面,科研院所的管理也存在问题,为什么?在高校里,在研究所里,一流的科学家做什么,谁来问,当教授,当院士,这是他们的目标。真正做产业,做成果的很难,但往往是好汉子不愿意干,孬汉子干不了,这类人某种程度上说起码是二流三流的。为什么?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应有的地位。这是研究所的管理体制问题,这里面深层次的是对成果的评价机制问题,你说SCI写一篇论文跟一个技术发明谁孬谁好,没有应有的评价机制,这个积极性没发挥出来。第三个,就是刚才他说的,企业跟院所,跟科学家的结合,始终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对,一直没有无缝衔接的问题。对,衔接错位,事业的纽带是产学研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体制。这里面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王主任,您就来自于科研院所,体制机制的问题海洋国家实验室应该是我们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很多创新,但是李院士说到的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现在还是问题吗?大量的科学家,他们的诉求或者他们追求的核心价值是我的科学价值,那么作为技术、产品、工程这些是科学研究的衍生物,而不是他的核心价值。所以在这一点上,就是说一个不追求这样的,不把它作为自己核心追求的。

  你让他去再做一些成果转化工作,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同样的,作为一个产品要去转化,那么他需要大量的市场工作,也就是市场需求的分析、营销队伍的组织、具体生产的组织那么这也是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的专家来做,或者我们叫企业家来做。那可能一百个科学家里面有一个好成果,那么一百个企业家里面有一个好企业家。但是这两个乘到一块儿,那就可能变成万分之一了,所以这个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讲,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比较困难。就刚才院士讲的这个就是两个之间的一个错位,那么解决这个错位,怎么来解决,这个是当前急需要解放思想,要采取措施去做的这样一些工作。实验室前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我们探索的方式是以科学的需求为牵引,比如说国家实验室,我们目前正在发起透明海洋的大科学计划。那么这个大科学计划它的观测过程中,它需要大量的海上观测设备。就像我们刚才讲到比如说我深海的滑翔机,比如说我深海的Argo,我的智能浮标等等,先发现需求。对,科学需求,从需求来引导研发。对,需求它出来以后,它需要大量的装备。那这些装备谁来做,那我们就找到国内做这个装备,最优势的力量把它集聚到国家实验室来。然后他们在这个任务下来开发装备。那开发完了这些装备之后,他要去经过一个海试。海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尤其是海洋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它要大量的海试,而且海试成本是极其高,而且风险极其大。所以这也是长期以来就是制约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但好在国家实验室我们现在有一套科考船的共享平台,我们有二十六条船在平台上,现在一年能够提供一千天的船时,就我每天有三条船可以在海上。你的装备做好了,你可以随时到海上去进行实验。对,海洋国家实验室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这种面向全球的平台优势。对,但是可能如果作为一个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区域海洋经济,它的发展,包括山东省的海洋经济的发展,恐怕就是李院士您说的,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这个问题,它不光是我们山东要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各个省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而解决的方式就得因地制宜。对,我们在讲后续要差异,要有一个把这个差别衔接需要一个新的机制。这个机制在实验室的试点我们叫做项目银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抓到的是一个成果,离着样品很远,离着产品很远,离着商品就更远,企业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只有他看到这是一个样品的时候,我需要努努力把它变成产品,这时候他才会有动力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我想也是在实验室的平台上,我们正在努力去做这些工作。我们也通过一些,因为这次山东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省科技厅给我们设立了一个“问海计划”,就在整个计划的组织形式上我们采取了美国达帕(DARPA和美国军工采购的这种形式,而不是传统的这种项目组织形式。大家把好的想法都提出来,然后我们对想法进行一轮评价,评价完了之后我们给你一个研发成本,给你研发成本之后,你做出你的样品。对,你的样品进行海试评价,海试评价完了,最后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这时候就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海洋产业面大量广。为什么说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重要领域,产业现在30%多了,已经是支柱产业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海洋。怎么说,笼统地说,刚才你说了,海洋占全球71%,在人类现在可预见的天空事业中,地球是唯一一个有水的水球,也就唯一有生命的。未来的油气,新发现的油气田都在海上,那么可燃冰是一个例子,可燃冰的,现在科学家公认的储量,比地球上所有的一次性化石能源加起来起码多四到七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还不包括海洋水动能能源。波浪、潮汐简单的说一个数字,一平方公里的海面,如果把整个波浪振动能量都收集起来相当于一个三峡大坝,中国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就三百多万个三峡,那还愁动能吗?这是可观的战略能源,从战略方面来说这个方向肯定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产业海洋领域、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急需要转型升级。刚才我说到航母,说到了科考船,你比如说咱们现在造船业,咱们的海上平台承载了新产业了。但是发动机是谁造的,几乎没有国产的这种大功率、低转速的船用柴油机,为啥?亟待提高创新能力,这种基础创新能力。隋区长,您刚才说到西海岸新区我们在引进项目的时候涉及到蓝色经济方面的这些项目,是我们引进的重点。但是重点之中还有差别。现在我们也是围绕着我们海洋经济的几个产业链在不断地完善,现在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就刚才提到这个柴油发动机,中船重工把它的柴油发动机的总部已经落在了海西湾,而且未来它要全系列的这个柴油发动机都要在我们海西湾来生产。这就是对我们海洋装备就船舶海工装备这个领域,关键部件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能力。我们现在发展还有差距,解决差距,那么这个做强智慧海洋这个产业着力在解决什么差距呢?狭义来看,智慧海洋就是刚才王主任提到的这个海洋的一些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海洋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来引导我们一些产业。比如说我们航运,我们的海洋渔业,更往精准和信息化方向走。更广义的一个智慧海洋我觉得就是在新旧动能转换提到的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的问题。产业智慧化就是我们海洋经济这么多领域,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们海洋的各个领域。一二三产都有很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产业的智慧化问题。第二个智慧的产业化就是我们围绕着海洋大数据进行一些深度的开发应用,以此搭建我们,来支撑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平台,从而把我们这个海洋大数据做成一个我们一个高端的产业领域。对,这些方面可能未来是我们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重要的方向。

从现在来看,可能它中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需要我们在接下来,我们现在一步步在接近。隋区长从这个产业角度说的这个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的问题,实际上从产业发展上抓住了主题,从透明海洋到数字海洋、到智慧海洋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东西。你比如说国家实验室提出来透明海洋,就是把海洋通过各种立体化的探测装备来整明白了,使它透明化。就像一个玻璃槽子里看海洋,那么这是观测的结果最终是数字海洋,是数字化。那么这些数字化再到实际产业的应用就成为智慧海洋,就说把一些功能性的东西用在产业上,就你说的产业智慧化,比如说智慧港口,像智慧这种集装箱船。现在有一条集装箱船能装两万个标准箱,它绝不是简单的装卸了,它就是海上一个移动的时刻不停的计算中心,它是一个海上的物流中心,它需要智慧化管理。甚至它到每一个地方从装卸货、到入关到陆运、到汽车、到火车全连起来一套智慧的东西。任何一件货物只要进入了数字化,这一套流程甚至不是人控制的了,已经到了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完全,一个海洋有了脑子可能那就是智慧了。在前湾港我们已经有两个泊位是全自动化的码头,无人码头,这就是一个智慧港口的雏形。因为它现在这两个泊位减少了人工,减少了70%,而且它现在的装卸效率已经超过了人工码头的装卸效率。现在前湾港的全自动码头它的装卸效率应该是在全球的自动化码头当中效率最高的,这也为探索智慧港口迈出了很好的一步。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做强智慧海洋,和刚才我们说的解决创新和产业之间的问题这两条腿同时来走才能做大我们的海洋经济。

  好,我们稍事休息,稍候回来再聊。

  欢迎回来,继续关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题访谈,我是主持人李莉。刚才我们说到了目前青岛,山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在全国甚至在全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智慧海洋,包括我们解决,创新和产业之间的这个问题,包括隋区长刚才说的要发展中高端的海洋经济,但是发展中高端的海洋经济,所有的问题摆在眼前需要我们开始做。如果说现在面临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要把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动能的话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三位分别在自己的角度可以讲讲,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助力我们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海洋经济的高端发展,国家实验室目前最关注的一个是人才,我想这个永远是核心中的核心。海洋是一个超级科学,它富含了几乎陆地上所有的学科,而且是一个交叉科学,同样它在国民经济里面也涉及到若干部门,所以任何一个海洋领域的突破,它一定需要多学科、多种人才的共同发力才会打造成一个新的、崭新的动能。所以我想这也是国家实验室目前最最关注的这一个方面,人才问题,隋区长,西海岸新区我感觉马上要做的可以用一句话叫两个引进、一个结合。引进一个是高端的项目,项目落地,高端的项目落地来推动高端的产业发展,第二是高端的人才及科研机构的引进,就是高端的创新,结合就是要把科技和我们的产业和我们的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让海洋经济插上科技的翅膀解决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个大家共同面临的,这个蓝色经济发展的难题。这个问题,李院士,因为从中低端到中高端,这是咱们发展的目标。我理解,核心一句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这里面实现这两句话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一个海洋科技工作者,我想眼下最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科技知识,服务于、服从于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个大政方针来努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官和排头兵。在海洋方面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刚才李院士说到的在之前中低端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五次养殖的浪潮发生在青岛。但是开花结果都不在青岛,它的产业发生在别的地方,发展在别的地方,那么接下来中高端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机会,不管过去我们是如何错过的,我们需要坚信接下来的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在手里发展好蓝色海洋经济。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微信平台MY1076大家发来的问题和观点。网友“fly”说山东是沿海地区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必须走在前列。网友“陈前”(音)说海洋新旧动能转换要由渔业航运发展到科考勘探,由科考勘探发展到开发,向大海获取更多的宝藏。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三位,谢谢主持人,也希望我们的青岛和山东能够抓住这次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真正地让海洋经济这张王牌,大放异彩。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