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新征程】创新青岛,大院大所“繁花似锦”

2017-03-23 15:35 来源:青岛日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而过去五年,恰恰是我市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汇聚天下英才最活跃的五年。

  “舞台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强调,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立足青岛本土优势,搭建多层次全要素创新平台。在这些创新平台当中,要持续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吸引国际研发、技术转移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提升城市的整体创新实力。

  毋庸讳言,我市的创新源头曾一度相对匮乏。回望我市的高等教育成长史,在引进中石大、山科大、青农大之后,受政策所限,引进高校难度骤增,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展缓慢。而高端国内外研发机构的引进,在2012年只有“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北分院青岛工业设计研究院”一家。

  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核心战略,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科教兴市,着力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打造人才荟萃的高地和创新创业者的乐园。截至目前,我市引进高等教育机构达到29家,其中不乏北大、复旦、山大这样的国内知名高校,自“十二五”以来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含高校)总数已达48家,全市人才总量已突破160万人,这样的“人才红利”,为我市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持。

  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

   四条引进主线并行推进

  能否拥有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优势和在竞争中的主动权。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定下了基调。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组织落实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

  引进大院大所,是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2014年,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编委办联合出台了《高端研发机构引进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高端研发机构引进专项资金,从经费、机构设置等方面为引进机构提供了政策保障。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国土资源与房管局等部门及相关区市政府、功能区管委也分别从人才公寓、建设用地、工商注册、子女及配偶落户等各个方面为引进院所提供了保障措施。目前,市区两级已实际到位共建经费超过10亿元,提供优惠价格土地1万余亩,提供人才公寓130余套。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近年来,我市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四条引进主线并行推进,高端创新资源快速集聚。

  ——“中科系”加快在青集聚。目前,中科院在青岛已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区”的发展格局,除海洋所、青能所两个整建制的院所之外,光电院、兰化所、声学所、软件所、长春应化所、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7家院所相继在青设立了7个研发基地和1个艺术研究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作为“中科系”来青布局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大管家”仍在积极谋划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已在西海岸落地开工,中科研发城在高新区正式投入使用,一批院所将集聚入驻。

  ——“高校系”纷纷在青落子。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引进并初步运行的高校(机构)有13所,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16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一批“985”“211”高校纷纷在我市设立研究院,其中北航引进首次以市、区、校、企共建模式,从洽谈到落地崂山仅仅用了3个月。

  ——“企业系”加快在青布局谋篇。中船重工、中电科集团等央企在我市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超过9家。

  ——“国际系”迅速在青扩张。美国天时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青岛)、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德国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8家国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已在我市成立或合作成立研发机构。去年,我市首次成为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科技合作分委会中方正式成员,成为全国第二个与科技部签订科技外交官服务协议的城市,拓宽了国际合作渠道。

  创新的“热带雨林”加速成型——

   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60万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人才的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李群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到,对一个城市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众创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要素互助共生、聚合裂变,形成创新的“热带雨林”。显然,在这片“热带雨林”当中,强化人才支撑,打造人才高地,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座建于智慧之上的城市,前景最令人期待。大院大所在青岛纷纷落地,首先带来的是高端人才的汇聚。仅去年一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2.1万人,同比增长1.7%,其中博士和正高职称人才1465人,同比增长17.9%。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已突破160万人。石墨烯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等多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实现了我市诺奖人才引进“零”的突破。在青发展多年的中科院青能所是引进院所“本土化”的典型。2014年至2016连续三年,这家引进的院所培育出了三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6年,我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顶尖人才奖励资助暂行办法》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意义的政策文件,“顶尖人才”最高500万元的生活补贴、创新团队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等极具竞争力的引智政策,以全球化的视野聚焦招揽国际化人才。政策出台不久,两个顶尖人才团队已确定来青:一个是国际碳纳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戴宏杰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团队,一个是美国权威肿瘤机构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杰出终身教授吕志民的肿瘤精准医学团队。据了解,去年我市新引进院士、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顶尖人才35人;引进外国专家3108人,开展柔性合作、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器聘用的外国专家668人次。聚焦“三中心一基地”建设,这些世界级水平的科学家必将引领我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

  2016年9月,山大青岛校区正式开学,这是青岛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百年山大与岛城再续前缘,是一次量与质的突破,它将青岛市高等学校由之前的24所增加至25所,本科层次高校由15所增加至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由2所增加至3所。今年1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与青岛蓝谷管理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签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正式落户蓝谷,这将青岛市高等学校的数量提升到了26所。

  “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应该有一流的高校集群与城市地位和城市发展相匹配。”市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刘鹏照表示,青岛高校朋友圈的扩大,为青岛高校数量和质量带来了“双提升”,也带来了青岛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契机。随着各个知名高校的入驻,将带来一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也会为青岛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更重要的是,有了人才,才会有创新成果。青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依托高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过程中的攻坚克难。在刘鹏照看来,高校院所的科技支撑促进了我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同时大学的集聚滋养了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

   “人才红利”正在不断释放——

   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将增至50所

  引进“外援”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内生动力。

  随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进驻,本土高校也加快了升级步伐。去年,中国海洋大学拓展校区版图,与市政府签约共建黄岛校区,重点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滨海试验区和海上试验场;青岛大学与胶州市政府签约共建胶州校区,并与多个部门、区市签约,围绕教育、知识产权、大数据、医疗、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的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正式成立;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开建,结束了平度无本科大学的历史,成为我市全域统筹发展的又一突破。

  “过去青岛的名校少,在本土缺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其实非常不利于高校的发展。”海大校长于志刚指出,高校就像一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聚集的群落多了,才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支撑。

  市科技局局长姜波在向记者解读我市引进“大院大所”的总体思路时,提到了一句老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升城市创新能力,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因此,我市一方面抓引进建设,首先让青岛的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在数量上形成集聚效应,打造较强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抓引进质量,让引进机构能够切实服务地方发展,从而形成较强的服务‘软实力’。”据不完全统计,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创新源头、创业载体、创客培育功能,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超过60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机构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分中心2家;中科院院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等各类平台超过50家。

  引进院所在青岛的“热带雨林”中恣意生长。

  截至目前,哈工程科技园3.5万平方米孵化器投入使用,引进16家研究中心,带动70家企业入驻;西安交大研究院集聚科技领军人才50余名,在激光焊接、3D打印等方面与地方开展了深度合作;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已入驻团队16个,孵化科技企业12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签约落户西海岸,建设了我国首个海洋国家综合基因库,正在构建“1+10”基因组学产业体系;落户高新区的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机构在青成立了创客学院和孵化器;美国海德能、日东(青岛)研究院等联合成立了青岛膜技术国际创新产业联盟;青能所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琅琊台集团合作建设了年产1000吨国内最大海洋微藻DHA生产基地……

  “实践证明,青岛市引进大院大所的政策非常正确,这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青岛光电院自主研发的卫星载荷在2016年多次升空,院长武斌认为,青岛正在收获创新资源汇聚的“人才红利”。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去年2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至50所,不单单是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青办学,还包括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技术转化、就业创业等方面举办的机构。蒸蒸日上的“创新青岛”由此会吸引更多的“金凤”来栖。

   微镜头看大变化:青岛光电院成“北斗导航”翘楚

  我国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它首次搭载的太阳帆板监视相机由青岛光电院自主设计、研制;我国首颗碳卫星升空,搭载发射的一颗超分辨率多光谱成像卫星和两颗高光谱成像卫星组成的微纳组星也是由青岛光电院自主研制,而且该院自主研制的微纳卫星太阳敏感器也一同发射并正常运行……“北斗导航”已经成为青岛光电院的一枚技术标签。

  据青岛光电院副院长张林介绍,去年底升空的两颗高光谱微纳卫星光谱范围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谱段数多达148个,采用双星协同合作,幅宽可达200千米,相当于上海东方明珠到杭州西湖的宽度。更重要的是,这两颗高光谱成像卫星采用创新技术,提升了卫星功能密度和智能水平,重量仅有10千克,部分性能指标却达到甚至超过同类大卫星。而超分辨率相机运行一个月,已经获取了城市、机场、港口、森林等多类型区域的遥感影像,道路、建筑、船舶、小艇的尾迹均十分清晰,视频成像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和滑行的飞机、路上的车流。

  在青岛引进的中科院系列院所中,青岛光电院是第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的科研机构。“我们和传统科研院所不一样,我们是一个以‘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单位。”青岛光电院院长武斌所说的“效益”,既代表社会效益,更代表经济效益,“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几乎成了采访中武斌的一句“口头禅”。而自2012年正式进驻青岛高新区以来,这家已拥有151项专利的科研机构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科研成果从来不会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都是迅速进行落地转化。据武斌介绍,“十三五”期间,青岛光电院将承担更多的航天任务,有望获得一至两亿元的航天科研经费。

  在“上天”的同时,青岛光电院的北斗技术也实实在在地为社会服务。当初,青岛光电院利用技术优势建设的北斗导航研究室就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聚焦航空航天、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项目研发。刚刚成立的北斗(青岛)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建立了地基增强系统,可以为北斗相关企业提供亚米级的服务。“也就是说,过去的北斗定位误差大约为10米,而现在误差不到1米,定位之后甚至可以进行厘米级的服务。”据武斌介绍,这项技术将在汽车行驶、紧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精准定位的作用。

  2016年,青岛光电院签订纵向、横向合同23项,合同总额2799万元,其中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合同大约900万元,同比翻了一番。“我们既要有高精尖的技术能力,又要‘接地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才是‘国字号’高端研发机构与青岛合作共建的主要目的。”青岛光电院院长武斌说,作为一家“平台性”的科研院所,光电院的创新之路越走越清晰。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