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项目勾勒青岛发展新格局

2017-03-23 15:02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为一个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青岛紧紧围绕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空间发展框架,持续、全面推进轨道交通、陆路交通、海港空港等交通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满足居民便捷出行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和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砥砺奋进五年间》,今天请看《交通大项目勾勒青岛发展新格局》。

  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三个多月来,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时的首选交通工具,现在的日均客运量超过14万人次,有效缓解了早晚高峰期的南北交通压力,沿线道路私家车流量减少约5%、通行效率明显改善。同时,地铁线还串联起众多的商业街区和旅游景点。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的青岛地铁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全市有6条地铁线同时在建,为地铁网络化运营提供强力支撑。

  五年间,包括地铁在内的诸多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入“快时代”,其中,铁路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全省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青岛北站启用;全省首条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全线开通,拉近了青烟威等半岛地区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此外,青连铁路、济青高铁、青岛西站等项目也相继开建,建成后将大幅拓展青岛向西、向南的辐射范围。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市将建成以青岛站、青岛北站、青岛西站、红岛站为枢纽,济青高铁、青连铁路、胶济客专、青荣城际、潍莱高铁为主要干线的铁路网。

  五年来,青岛陆路交通网络也日益完善。龙青高速青岛段、大沽河堤顶路、蓝谷对外连接线等重点公路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建,沈海、青银、青新高速公路和国道204、国道309等大中修工程顺利实施,形成覆盖全域、城乡一体、干支匹配的公路网络。

  海港建设全面提速。青岛老港区加速转型升级为邮轮母港,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接待125个邮轮母港航次,接待邮轮游客15万人次;董家口港吞吐能力持续扩大,并获国务院口岸开放批复同意,我市同时拥有青岛港、董家口港两个一类海港口岸。

  空港建设初具规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胶东国际机场今年将主体完工,2019年投入运营。我市依托胶东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的“磁石”效应,着力吸引航空核心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充分放大新机场价值。

  随着新机场、高铁、地铁、城轨等多项交通大工程的加速推进和启用运营,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持续提升,辐射影响力不断释放,海陆空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