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假期从2月7日至13日,也就是除夕到初六。
地铁来了!市民该如何乘坐地铁?市地铁办发布乘车“八步走”...
从15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十强选手同台交锋,现场拼口才、比反...
新闻-青岛网络电视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13青岛港典型报道 > 圆梦故事 正文

桥吊司机邵泽山:与时间赛跑

2013-08-17 13:29来源:大众网

 

  在青岛港的推出的18位先进模范人物中,17位都有职务,用老百姓的话说,都“带长”,唯一例外的,是一名叫邵泽山的桥吊司机。其实,这个桥吊司机不简单,他是振超团队的重要成员,中国优秀青年技师,全国技术能手。这么优秀的工人,必然有故事,一番深入采访发现,这名港口“飞行员”不仅技术过硬,还对工作由深入思考:他的梦想,更能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含义。

在工作现场的邵泽山

  见到邵泽山时,记者感到一种不一样的气质:青岛港如许振超、张再春等,也是从一线工人干起,他们的眉宇间透出一股豪气,一股产业工人的自信,而邵泽山身板并不强健,时常紧锁的眉头,平静如水的外表,细声细气的话语,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名八破世界纪录的骨干桥吊司机。

  “2001年刚进港的时候,我就听说,干桥吊司机这一行的,比当飞行员的人还要少,所以我从那时起就格外珍惜自己的岗位和机会,下定决心,要努力当一名最优秀的桥吊司机。”的确,时至今日,青岛港的桥吊司机,还是只有两百人左右。但正是这一支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却操作者单台数千万的桥吊,吊装危险品等货物,不夸张的说,邵泽山他们们手上掌握的 不仅是货物,还有自己和前港公司员工的性命。

  但从现场的操作来看,记者显然可以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很有信心:在距离地面40多米、两米见方米的驾驶室里,邵泽山稳坐在座位上,并不高大的身躯仿佛山岳般稳重,双手如弹钢琴般操控着手柄上的按键,抓箱、提升、下落、定位、安放,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在他手中举重若轻。“显新穿针”“毫米神功”等桥吊绝活,邵泽山也能完成。

  “有同事告诉我,他们可以比我快,我看了他们的操作,确实,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可以做的比我快,但我对他们说,工作时间拉长到8个小时,我还是最快的。”邵泽山说,这里面的原因,他解释为12年练就的技术与心态,“在这12年的工作中,反复磨练我的技术与心态,我知道怎么干,也知道为什么这么干。同时,桥吊司机责任重大,心态必须要好,活儿多不能急躁,活儿少也能平稳的干好。”

  邵泽山的自信源于他的勤奋与创造性劳动,“这个箱子到什么位置,吊具到什么位置,操作手柄压到什么程度,我心里都是非常有数,也就是我要一步到位。”别小看这一步到位,邵泽山仅凭练就的“六到位节能增效工作法”绝活,一个装卸过程就抢出了4秒钟。这4秒钟可以做什么?每小时单机效率可提高3个自然箱,在实现高效的同时,又降低了桥吊的单箱操作能耗。

  和邵泽山一样,青岛港集装箱公司的200多名桥吊司机天天与“秒”赛跑,八破世界纪录,让青岛港集装箱码头225万标准箱的设计能力实现了1200多万标准箱的业绩。

  记者问邵泽山:“开桥吊12年了,破了那么多世界纪录,也取得了那么多荣誉,就没当个官?你的中国梦又是什么?“邵泽山回答说:“平凡的事情能坚持做下去,就是不平凡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班组长,当经理,港口已经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要做的,就是把活儿干好,同时,继续做好创造性劳动,不断地去实践、改进。以后组织把我放到哪里,我就在哪里把工作干好,我作为一个桥吊司机,能为青岛港发挥最大的价值,我就愿意一直干下去!”

  这是一个质朴而又能显现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豪情的梦想,没有豪言壮语,却振聋发聩。青岛港的发展需要这样的梦想,中国梦需要这样的梦想,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在平凡岗位做平凡事,持之以恒,也能成就一番伟业。

文章来源:大众网


关于"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