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听过的雪孩子吗?来感受一下家长童年时的经...
最嗨最潮最任性的达人们云集青岛广电,美丽瞬间可以用“叹为...
由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主办,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爱青岛智能手...
新闻-青岛网络电视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13青岛港典型报道 > 圆梦故事 正文

走近青岛港装卸工:实干实现中国梦

2013-08-13 18:32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工人群体是一支重要力量。

  在青岛港,2.4万名海港职工将中国梦转化为自我具体行动,他们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学习钻研、创新创造、自我超越,创造并刷新了一个个世界纪录,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时代正能量。

  个人敢做梦,港口能圆梦。青岛港工人群体普遍成才、实现梦想的背后,是青岛港搭建梦想阶梯,用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打造“想学就有机会、想干就有舞台、干好就有前途”的成长通道,营造出一个充满浓浓亲情而又释放着创业激情的发展环境。

  企业为工人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工人在舞台上尽情发挥,这或许就是青岛港屡创奇迹的原因。

25岁,瘦高,帅气,眼镜,文质彬彬,谁能想象他是一名装卸工人?少言寡语,少有笑容,比身体还重的麻包并不能压弯他的腰。
大港码头上,工人正在固定麻袋

青岛港是工人们的港口,采访青岛港工人群体,就必须深入到工人们当中,近距离感受工人们的劳动。8月5日,星期一,记者来到青岛港集团大港分公司,近距离接触正在作业的装卸工人们。

  在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之前,早六点,装卸队的工人们就开始了他们的交班。晚班的工人下班回家,早班的工人头顶朝阳,开始他们12小时的工作。工人们5点半出工去现场,而作为基层干部、一线工人们的主心骨,装卸队的副队长们来得更早。早上四点40分,天还没有亮,大港公司装卸四队副队长潘其君的准时开启对讲机,获取新一天的工作任务,装卸七队副队长吴超升也几乎和潘其君一个作息时间。工人们一天工作12个小时,但作为领导的副队长们,早来晚走已经成为骨子里的习惯。

  6点10分,一天的工作开始了。装卸七队要装卸一船巴西大豆,七队“老虎班”承担主要的“搬抬扛”任务,尽管青岛港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仍有一部分机械不能操作的任务需要人力搬抬,工人们面对的是80公斤一包的巴西大豆,这是一个正常体型成年人的体重。从体格上看,“老虎班”的工人们并不是每人都能对付得了这麻袋,但无论老少,工人们都顶得上,扛得住。

  带队当班的装卸七队副队长吴超升正在现场指挥叉车,将大豆转运到拖车上,这看似轻松的活儿却并不简单。吴超升的精力需要高度集中,他要带领工人们保质保量完成装卸任务,同时确保每一名工人的安全。“一钩24包,重量接近两吨,不能出一点差错!”在另一侧,十余名工人又将麻袋扛进货运火车内,完成水运到陆运的转换。吴超升没有过多和记者谈他的中国梦,这名曾有五年军龄的好兵,在青岛港差点做了“逃兵”,他的胳膊上永远留下了搬抬水泥时的痕迹。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用20年时间,成长为一名副队长,“我的梦已经实现了,现在,我有车有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并被邻里高看一眼,还和总理一桌吃过饭。”他将这一切归功于实干,这也是所有采访对象共同的答案。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大众网


关于"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