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市北区委书记惠新安
去年岁末,岛城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设立的新区将走向何方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主政者面前的重要难题。新市北区下一步发展有什么规划呢?1月7日,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北区委书记惠新安。按照计划,新的市北区2013年实事已经确定,而在今年2月底前干部将安排到位。区划调整后,原来两区的民生政策将保持延续性,而且调整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对照着标准高的政策调整。
区划调整释放了发展空间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区划调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不断调整区划,才能不断释放青岛发展的能量,才能不断整合资源。”由于会议日程安排得很满,1月7日下午,在开会间隙,记者才约访到惠新安,对于新的市北区的发展,惠新安言辞中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此次区划调整是青岛发展的一个动力,也会给市北区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这次区划调整,撤销了市北区和四方区,设立了新的市北区。通过合并,对人口、布局等资源进行了再调整。发展的空间也有了明显增加。”惠新安告诉记者,原来的市北区和四方区辖区面积分别是28.63平方公里和34.55平方公里,合并后扩大到63.18平方公里,占到市内三区的33.6%,这样市北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就会增多,产业形式也更加丰富。如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等产业载体,还有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科技人才资源,还有青岛港集团、青啤集团等工业文化,另外还可以整合萝卜山会、糖球会等传统民俗,“两个区的合并不单单是1+1的概念,要把原市北区和四方区的优势结合起来,起到1+1>2的效果。”
2月底前把干部安排好
2012年11月青岛市进行了区划调整;2012年12月3日新的市北区委在延吉路80号挂牌成立;2012年12月28日,新的市北区两会顺利闭幕,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家政权机关……新的市北区成立后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近市北区在忙些什么呢?
对此,惠新安告诉记者,新的市北区是由原市北区和原四方区合并而来,机关人员的编制肯定会减少,所以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干部队伍的整合和建设,主要是各个区直部门的人员配置,“按照计划,到2月底前这项工作要彻底完成。”
惠新安告诉记者,目前新的市北区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的政府实事已经确定,还有一些工作如新一年的各项具体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思路、建设方向、发展目标等,以及“十二五”规划也要进行调整。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后市北区将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努力保持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速度。并且,发挥人口大区和服务业大区优势,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城区经济的竞争力。统筹处理好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发挥好工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原来的惠民办法要延续
原市北区和原四方区的公共资源难以统筹利用,社会管理难以统一协调,而且在一些民生保障政策方面也不尽一致。新的市北区在政策制定方面如何兼顾原来两区的政策,这是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
对此,惠新安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由于原来两区各自有一些政策,因此区划调整后,肯定要对一些政策进行统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原来各区制定的一些惠民的好办法要继续传承并发展,一些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政策要保持延续性,而且调整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对照着标准高的政策进行调整。
“新的市北区的设立,有利于推行统一的民生保障政策,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从整体上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服务水平,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惠新安告诉记者,2011年,原市北区和原四方区的生产总值分别为317.7亿元和195亿元,分别占市内四区的22.8%和13.9% ,合起来后达到512.7亿元,占到了市内三区的36.8% 。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30亿元,辖区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66.1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的市北区常住人口达到101.82万,占市内三区的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