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突破最大设计深度,海底作业技术和能力得到验证
记者:这次“蛟龙”号深潜,有哪些突出成就?
刘峰:在马里亚纳海沟的东南侧,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蛟龙”一共下潜了6次,3次接近7000米,3次超过7000米。试验对潜水器本体系统、水面支持及母船系统共313项功能、性能、指标和作业内容进行了逐一验证,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了多次试验和验证。
“蛟龙”号此次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海底作业技术和能力得到了验证,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蛟龙”号项目10年投入4.7亿元经费,边试验、边改进、边应用,走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创新道路。我们在4年中从1000米到3000米、5000米,再到7000米,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记者:与其他深潜试验相比,“蛟龙”号在技术上达到了什么样的高点?
崔维成:让我们高兴的是,潜水器在7000米深度的安全性得到了确认,功能和性能都得以实现。尤其在国际深潜界,应该说是树起了一个新的标杆。因为其他国家的大深度载人深潜器试验中,对设计的最大深度试验都只有一次。而我们这次7000米级海试中,其中5次实际上都算得上是7000米级的深度。中间出现故障,我们也是上来排查后再下水。这种海试方式,使潜水器试验得很充分,充分检验了它的能力。
目前,“蛟龙”号已实现60%的国产化,40%的设备采购自国外产品,最关键的动力系统、生命支持和载荷应急抛载系统都由自己研制。
深潜过程中,有虚惊也有风险
记者:在7000米级海试中,有没有出现过惊险?
叶聪:7000米级海试中,确实还发生过紧张的一幕。有一次下潜,从中午12点多开始,有接近一个小时水下没有传送任何数据上来。深潜部门的操作规程要求,潜水器和母船之间在15分钟之内必须联系一次。可到了35分钟后还没有反应,指挥部的气氛有点紧张,后来连北京陆基保障中心都打来电话询问了。
这时候我也坐不住了,赶紧到控制间抓起水声电话呼叫。到了下午1点15分,水下传来了唐嘉陵的声音:“向九、向九,蛟龙报告,潜水器运行正常,人员状态良好。”当时我能感觉得到,从马里亚纳到北京全都松了一口气。
原来,潜航员专心作业时,不小心把话筒的按钮压住了,一直没有放开,一直在录音状态的通信系统占用了数据上传的通道。
记者:下到这么深的海底,你和同伴觉得压力大吗?感到紧张怎么办?
叶聪:“蛟龙”号要突破7000米的深度,对于研制团队、现场技术保障团队是极大挑战。下潜过的人经常说,甲板上、陆地上的人会比水下的更紧张,所以我认为缓解紧张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蛟龙”、体验下潜。我相信,“蛟龙”很快会向科学家和工程师敞开舱口盖,等到下潜次数过百上千的时候,她会赢得更多尊重和信赖,这是我们研制、试验团队的共同目标。
其实在海试现场,很多普通岗位,比如加油、充气和清洗之类的工作人员,在“陆上”很多都是课题负责人,我们的海试团队就是这么一支紧紧围绕“蛟龙”,为“蛟龙”服务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