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蛟龙”是这样炼成的

2012-06-11 17:34 来源:海峡都市报

  潜航员选拔严苛堪比航天员

  伴随着“蛟龙号”的研制,我国首批潜航员和试航员队伍已经形成。而潜航员培训专家组的负责人就是专门负责培训航天员的专家。目前我国通过选拔和培训的潜航员只有3个,分别是叶聪、唐嘉陵和付文韬。3人都是“80后”、大学毕业生。接受了系统的心理、生理和专业知识培训。

  “深海潜水和载人航天一样,也需要过硬的体质基础、超常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判断能力。”“要深潜到这么深的海底,我们的选拔过程比较严格。”叶聪说,比如身体不能有异味,以免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影响同伴;不能有幽闭恐惧症;一般体重不超过80公斤;还要具备一定的精细操作能力。

  每次下潜前,下水人员都不能吃刺激性味道和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的食品。“我一般不吃早饭,中午出海前吃一点,因为舱内不方便上厕所。”叶聪说,以下潜3700米为例,上浮100分钟,下潜也要100分钟,工作300分钟,中间还要在舱内就餐。

  【揭秘】

  试验中多次成功处置“险情”

  潜航员讲述“蛟龙”海底生活,舱内3个人很难同时站立,不过生活工作空间是常压

  一架新飞机要经过试飞员无数次的试飞,一艘深海载人器也要经过一遍遍的试潜。30岁的叶聪就是一名“潜航员”。他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后进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工作。他操作着“蛟龙号”,一次次深入数千米海底,一点点发现“蛟龙号”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每平方米承受3700吨的压力

  3700米水深是什么概念?“这个深度的压力之大,相当于1平方米的面积要承受3700吨的重量。”叶聪说。不过,“蛟龙号”的壳非常厚,由钛合金制造,抗压能力很强。

  每次下水,内径为2.1米的球体舱都载有3个人,一个是潜航员,还有两名试航员负责科研项目。叶聪说,“进舱的第一感觉就是载人舱空间太小,刚刚能容下3个人,但3个人很难同时站立起来。”

  叶聪说:“在下水过程中潜水器摇晃厉害,舱内会非常热,挥汗如雨。随着深度增大,潜水器周围会逐步变暗,直至漆黑一片,温度很低,作业时间长了会比较寒冷。”

  舱内是常压生活环境如地面

  “将来整个下潜、作业时长可达12小时,如果一切正常,给养还可以让我们多呆3天。”叶聪说,“由于舱内是常压,因此与我们日常工作环境一样,如厕等生理需求也有专业设备。大小便用夜壶和垃圾袋一类的东西先行处理。”

  3000米深度的下潜和上浮各需要100分钟,作业要300分钟。由于采用的是无动力下潜和上浮,其间不需要推进器工作,不需要消耗能量。

  “潜水器驾驶有手操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自动驾驶时,可以自动实现定高、定深、定速和定向航行,如果遇到障碍物,潜水器会发出警报。这些功能减轻了潜航员的劳动强度,我们会觉得很轻松。但有的任务必须手动驾驶、手动操纵,比如取样、布放海底装置等。”叶聪说。

  潜航多次面临危险情况

  在深海试验中,突发故障甚至事故并不少见。1968年,美国的“阿尔文”潜水器在一次布放时沉没,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蛟龙号”试验中,也多次出现故障。就在今年7月的一次3000米深海试验中,舱内绝缘检测仪突然显示‘电源短路’,此时,一两分钟内就要作出‘上浮’或‘排除故障、继续工作’的判断,丝毫拖延不得。”叶聪说,这个时候日常练就的技术和心理功夫怎样就显现出来了。那次,他及时找到了故障原因,继续深潜作业。叶聪说,还有一次,电池在上浮过程中发热,电池外壳损坏了,好在当时距水面仅有几十米的距离。

  除了设备故障,深潜器最怕被破渔网、电缆缠住。叶聪说,缠绕了机械手,可以把机械手抛掉。可以抛弃的东西很多,浮力不够可以先抛压载铁,再不够可以抛电池、机械手,甚至可以只留一个内舱浮上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