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刘心成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无论是深度、海况还是底部平坦程度都符合海试要求。但蛟龙号的具体下潜时间还要根据天气和海况而定。届时将先后进行4至5次下潜实验,前几次分别进行1000米至5000米的适应性下潜,只有各项指标正常后,工作人员将会冲刺7000米深度。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7000米目前是国际同类潜水器最大深度,无经验可寻。如果此次海试成功,将意味着我国可以在占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内开展科学研究、勘探,标志着我国的深潜技术也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告诉记者,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主要目标有三个。“首先要证明该潜水器已具备了到达7000米深度的能力,其次就是测试在海底7000米深度时设备的各项指标。”金建才说,另外,通过一系列的海试,我国已经培养壮大了载人深潜队伍,完善了作业规程,为今后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运行打下基础。
“7000米海试完成后,蛟龙号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投入应用。”金建才说,“之前,我们已经召开了潜水器应用研讨会,各领域专家对完成实验后的潜水器的实际应用也非常期待,相信海试成功后,蛟龙号就能尽快发挥出它的效益来。”
据介绍,蛟龙号深潜7000米级海试是由18个单位的96名参试人员组成。据了解,“向阳红09”船将于6月10日抵达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实验区,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海试作业,6月底完成7000米级海试,7月中旬返回母港青岛。届时,有关部门还将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公众开放周”活动,市民可近距离目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风采。此外,中国正在即墨鳌山卫建设“深海基地”,建成后蛟龙号将在此“安家”。
半路杀出个“玛娃”
指挥部:台风不会对海试造成影响
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向阳红09”船因受台风“玛娃”影响,3日晚间将抛锚避风。
记者从海试现场指挥部获悉,“向阳红09”船3日上午从江阴市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出发后,航行约155海里后,计划于当日24时前在长江口外绿华山锚地避风,择机继续航行,预计不会对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造成影响。
现场气象保障人员介绍,“玛娃”两天前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生成,之后一直朝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向阳红09”船如果继续朝预定航向航行,预计5日左右会受到台风的严重影响。
此外,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提供海洋环境保障的我国“海洋6号”科学考察船2日从广州起航后,同样因受“玛娃”影响,目前已在珠江口抛锚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