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在青岛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城市空间布局有过几次重大调整,每次调整都带来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已经成为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
全域统筹,就是强化大青岛理念,先期实现七区统筹,同时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陆海统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继续推动城市组团式科学发展。统筹全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加快大青岛北部区域崛起,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统筹陆海资源要素配置、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实现陆海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三城联动,就是以胶州湾为核心,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着力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有效整合周边区域,合理确定城区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
轴带展开,就是以主城区为核心,以骨干复合交通廊道为依托,沿“一轴三带”向纵深拓展,带动次城区、重点城镇等组团发展,同时向周边辐射。“一轴”,即以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为生态中轴,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贯穿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集聚带,打造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三带”,即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向南对接鲁南,联结长三角;向北对接胶东半岛,融入环渤海;向西对接鲁中鲁西,服务沿黄流域。通过轴带展开,带动全域梯次推进、均衡发展。与此同时,依托口岸和航运优势,打造海上经济带,走向深蓝,对接日韩,服务东北亚,联通全世界。
生态间隔,就是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构建支撑青岛永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突出“蓝色海洋、绿色城市”主题,加快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城乡生态文明水平。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力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逐步修复胶州湾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组团发展,就是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形成若干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着力推动五市建成区向中等城市迈进,稳步推进鳌山湾新城组团向海洋科技滨海新城迈进,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城组团,高标准打造空港新城组团,开发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等组团。加快建设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同时推动一批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迈进,形成布局合理、深度融入半岛城市群的城镇体系。配套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加强能源和水源建设,建设大青岛市政公用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各组团持续协调发展。特别要协调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